閱讀歷史 |

第71章 身死 (第2/2頁)

加入書籤

,顧嫣然終其一生都不會知道,曾經有個如玉般的少年,那般愛慕過她。

驀然想起一事,沈月明伸手從懷裡取出一個紅色布包,遞了過去,說道:“這是嫣然姐姐留下的,你留著,做個念想吧”。

開啟一看,一支青黃色的雉羽釵,靜靜地躺在手心,上面綴滿各色寶石,璀璨耀目,如同一層光芒覆在釵上,似夢如幻,良久,聞紹低聲說道:“謝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三日後,聞紹以欺君之罪被處斬,聞府被查封,所幸早已人去樓空。沈月明命人暗中打點監斬官,將他安葬在城西三十里的越秀坡,陪伴聞弦意長眠於此。聽人回報,下葬時,他手裡緊緊攥著一個珠釵,深可入骨,已與血肉不可分割,只得一併葬了。

“咣噹”一聲脆響,一隻粉彩天青色的官窯瓷杯被摔落地上,“混賬,居然還有張家這條漏網的小魚,聞弦意居然敢收留朝廷欽犯。當初你們都是幹什麼吃的?竟被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子裝進套子裡”,何鎮儒雅敦厚的臉上裂開一絲猙獰。

那侍衛眼見不對,立刻跪下道:“屬下知罪,當時本打算下手解決,誰料這小鬼忽然失了蹤影,兄弟們遍尋數月未果,原想著怕是餓死在哪個角落,又或是被仇家給悄無聲息地做掉了,便沒有再追查。我等還曾將此事報知耿大人,請耿大人面呈主公詳情”。

何鎮聞言,似笑非笑地看著他,說道:“本侯可不敢責罰,你們可都是主公的人”。

那人連稱不敢,嘴裡說道:“那小鬼昨日已被腰斬於市,可見陛下並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侯爺是不是多慮了?”。

冷笑數聲,何鎮斥責道:“你知道什麼?張雲疆的案子是由陛下親自審定的,就算知道了真相,也斷不會翻案,這關乎著皇家的顏面,所以這個汙點當然要被清理掉。但湘河決堤和刺殺聞弦意這兩件事情,就很難說了”,他是皇帝的奶兄,對自家這位兄弟的脾氣秉性自是非常熟悉。

“陛下素來疑心甚重,當初殺了胡越的時候,就應該斬草除根,一時心軟,竟讓他們找到了胡越的後人,雖說此事是耿懷忠主謀,但本侯擔心,陛下的那裡怕是起了疑心”。

重重地嘆了口氣,何鎮繼續說道:“任鳳池一向是個油鹽不進的主兒,從不涉黨爭,此事需小心應對才是。這是參與攔壩蓄水和炸燬堤壩的人員名單,你親自帶人去趟涿州鎮河司,尋個罪名,把他們都處理乾淨”。

同輝三十二年,三月初七,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訊息傳遍朝野上下,深得帝寵的定興衛主帥,平武侯何鎮,被下了大獄。

據說前幾日,左都尉蕭簡正與刑獄司的任督司在鴻福茶樓,喝茶聊天。忽然,門外闖進來一位自稱是工部侍郎聞弦意的僕從,說有要事回稟。

那人從懷中取出一封血書,聲稱是聞大人臨死前寫下的,上面詳細地記載了這次湘河決堤,屍橫千里的緣由,信中堅稱此番水患乃為人禍,是平武侯何鎮命人暗中扒了上游的欄壩,又刻意引來沅河之水,雙管齊下,釀成巨災。

據說那僕從還帶來了諸多證據,比如上游河水中的引流圖紙,用來穿透欄壩基石的皓柱,上面有明顯的鑿痕,還有在路上被救下來的人證,那人口口聲聲說自己來自涿州鎮河司,被平武侯派來的人追殺,險些喪命。

兩人深知案情重大,便立刻將那僕從帶回刑獄司,並仔細核對一干證據,詳盡核查字跡和印鑑,蕭簡原是太常寺的奉常,對文武百官的字跡和印鑑瞭如指掌,更何況他天資聰穎,過目不忘,與此案更是毫無牽連,加之他是皇太后的親侄孫,身份貴重,所得出的結論,極具公信力。

事到如今,真相大白,任鳳池當即帶著人證物證連夜入宮,孝安帝怒不可遏,當下便命人將何鎮從府中鎖來,打入天牢之中。同時,嚴令任鳳池徹查此事,務必要將元兇巨惡繩之以法,以慰數萬百姓的在天之靈,一時間,朝野民間對此事都議論紛紛。

:()皎皎少年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