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4章 當興國戰 (第1/1頁)

加入書籤

“嗯?” 聽到朱標這話,整個奉天殿瞬間嘈雜了幾分。 下方那些個文臣武將雖不敢太過逾矩。 可一個個相互對視,卻也在低聲私語著什麼。 倒不是朱標所說的情況太過危急,讓他們惶恐。 相反。 朱標所提及的,遠沒有話裡說得那麼嚴重。 此時大明軍武正盛,國朝穩固。 邊患的話。 除北元實力稍強一些。 高麗、安南、倭寇都只不過是疥癬之疾,彈指可破。 可讓他們不明白的是。 此時朱標為何一副煞有介事的樣子。 不知道的。 還以為此時大明四面受敵,即將淪喪一般。 “太子殿下!” 宋濂恭敬拱手,臉上滿是自信,沉聲說道: “殿下方才所言,的確不虛。” “可我朝正值鼎盛,西南諸司、沿海倭寇不過爾爾。” “至於北元,魏國公親自坐鎮北平,據敵以守,不足為慮!” “宋學士所言極是。”高啟出班,跟著說道:“四境邊患不足為慮!” “太子殿下,我大明乃天朝大國,只要懷柔四方,安撫諸番,便無戰事。” “宋學士、高夫子所言極是,我朝當懷柔四方,安撫諸番。” “四方宵小,何足為慮。” “不足掛齒,加以安撫即可!” 宋濂、高啟說完,其他文臣也跟著附和。 只不過。 和這些滿不在乎的文臣不同。 此時湯和這些個武將,卻一個個都默不作聲。 緊皺的眉頭,似乎正在積攢怒氣。 “宋國公、曹國公、中山侯,你們以為呢?” 聽到朱標發問。 馮勝、李文忠紛紛看向湯和。 旋即,湯和神情肅穆,沉聲說道: “啟稟太子殿下,邊境有寇,國有戰事,末將不作他想,唯有一戰!” “譁~” 此話一出,周圍文臣再次嘈雜了起來。 幾乎同一時間。 馮勝、李文忠以及其他十數名武將,齊聲喊道: “末將等不做他想,唯有一戰!” “不做他想,唯有一戰!” “不做他想,唯有一戰!” “中山侯~” 宋濂快走兩步,走到湯和跟前,急切說道: “四方蠻夷,當以教化為主。” “大興刀兵,豈不是窮兵黷武?” “我朝正值鼎盛,當保境安民,護佑天下萬民。” “四方諸夷見我大明文教興盛,百姓富足,自然紛紛稱臣,獻禮來賀!” “宋學士高見,末將不能苟同。” 湯和瞥了宋濂一眼,沒好氣道: “論及教化,秦漢兩晉加上唐宋,哪個中原王朝不是以教化為主,懷柔四方?” “可教化了千年,教化出來了什麼!” “早有五胡亂華,前有元賊南下!” “凡異族當政,他們可曾對我中原兒女,懷柔以待?” “五胡亂華,漢家百姓淪為牲畜,任人屠戮,受盡欺壓。” “兩腳羊之說,不正是從那時候而起?” “元賊當政,將我漢家百姓劃分成第四等人。” “在他們眼中,我中原兒女竟成了最低賤的人!” “子孫後代依舊只能為奴為僕!” “這.....” 宋濂頓感語塞,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反駁。 可湯和卻沒有繼續看他。 反而轉向周圍文臣,怒聲斥問道: “洪武二年,徐達、遇春攻克北平,高麗國王當即遣使稱臣。” “甚至對欺辱漢家百姓的北元,陛下也曾言說華夷一家。” “可上個月!” “胡惟庸一封書信,北元大舉興兵,高麗悖逆臣子之國的本分,派兵增援!” “敢問諸位大人。” “可是陛下對四方蠻夷懷柔不足?” “可是我朝不興文教,百姓無法富足?” 此話落罷。 朱標不由的為湯和豎起根大拇指來。 雖是武將,可湯和一字一句,擲地有聲,有理有據,任誰也無從反駁。 “可是中山侯....” 宋濂沉吟片刻,還是開口說道: “高麗一朝,乃未經教化之蠻夷。” “首鼠兩端,也是本性使然。” “我大明當有大國雅量,徐徐教化.....” “那便等我明軍將士攻佔高麗王城後,宋學士再行教化吧。” 不等宋濂說完,湯和直接玩味打斷。 “等陛下設立高麗行省,屆時宋學士想怎麼教化,便怎麼教化!” “可....” 見宋濂又打算說什麼窮兵黷武,苦耗民資的話。 朱標輕咳一聲,朗聲說道: “中山侯所言極是!” “我大明自有大國雅量,也當教化四夷。” “可也要等到平定四方後,再緩緩教化!” 從老朱手中接過聖旨,朱標高聲念道: “四夷不知感激,蠢蠢而動。” “傳朕旨意。” “各州府開設徵兵口,各地 府衙囤積糧草。” “我大明,興國戰,平四夷!”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