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5章 國民凝聚力 (第1/1頁)

加入書籤

籌糧百戶? 詹同心中暗道一聲,當下恍然大悟,恭敬回道: “臣詹同,替犬子謝恩。” 朱標轉向宋濂、高啟,繼續說道: “宋學士、高夫子,此次恩科士子的考卷,三日內審定完畢。” “三日後,陛下要設晚宴,殿試士子,宴請百官。” “臣遵旨,只是國戰之事.....” “退朝!” 不等宋濂說完。 朱標示意退朝後,便同老朱一道朝後宮走去。 也是剛離開奉天殿,老朱便衝隨身太監劉和道: “傳秦、晉、燕三王到東宮......” 微微一頓後,老朱當即改口: “將年滿十歲的皇子、皇女,一併傳到東宮!” “是!” 劉和離開,朱標笑著調侃道: “爹,您訓誡弟弟、妹妹,為何不去謹身殿,再不然也能去坤寧宮啊。” “混小子!” 聽朱標提及坤寧宮,老朱抬手便要教訓。 可一想到朱標屁股有傷,最終還是將手給放了下來。 “你娘本就想賴掉你親征的事。” “可她還未開口,咱爺倆今天便在朝會說,要大興國戰。” “咱還當著百官的面,同意你隨軍出征。” “你說說,這坤寧宮,咱還回的去嗎!” 見朱標輕笑一聲,臉上滿是事不關己,甚至還有種作壁上觀的得意模樣。 老朱面色微沉,真想再揍朱標一頓。 現如今朱標身上有傷,馬皇后心疼之下,絕不會對他怎麼樣。 可是自己..... 念及至此,老朱心中默默嘆了口氣。 還是等馬皇后打到東宮,讓朱標開口解釋吧。 “標兒,你娘是通情理的。” “你出征之事已成定局,她自然也不會再多說什麼。” “只是一旦你娘以為,你僅是為了出征,便提出國戰,累及全境百姓。” “恐怕就連咱也要跟著遭殃.....” 老朱說的沒錯。 馬皇后從來都不是個胡攪蠻纏的人。 或者說。 馬皇后有時稍微有些潑辣,但心思細膩,絕非無理強辯之人。 若馬皇后真的以為。 自己為了出征,為了提前堵她的嘴便大興國戰。 朱標甚至都不用去想。 自己,還有老朱,肯定免不了一頓雞毛撣子。 只不過..... 自己這個太子還沒有胡鬧到為了一己之私,便提出國戰二字。 “爹,您應該清楚。” “兒子此時提出國戰,乃是想看看我大明民心如何?” “鳳陽案過後,兒子命御史嚴查地方,地方官員的貪汙亂象有所改觀。” “胡逆一案,朝中、地方的不法官員也殺了個七七八八。” “再加上您設壇講學,士子之心抓的牢牢的。” “所以此時大興國戰,是為了橫掃四夷不假。” “兒子也是想檢驗一下。” “看看勳貴案、鳳陽案、胡逆案過後,民心提升了多少,我大明的國力又增加了幾何。” 若不是提出國戰,只是朝廷下令,征討北元。 那終究只是朝廷的事,也終究只有文臣武將能夠參與。 士林百姓中,哪怕有人心存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大志。 可不在軍籍,不事朝堂,終究不能參與進來。 可國戰卻是不同。 提出國戰,有志之人可不顧籍貫,報名投軍。 普通百姓可捐糧、運糧,士子可發表言論鞏固人心,世家也可出錢勞軍。 這樣一來,不僅朝中的文臣武將愈發重視。 百姓、士子,還有詹同那些世家都能一併參與進來。 畢竟以國為戰。 一旦戰敗,雖不至於國土淪喪,可國家尊嚴必然受損。 朱標就是要設立一個全民目標。 讓大明境內的所有人都參與進來,從而進一步提升大明的凝聚力。 朱標很清楚。 對中原大地這些可愛的人來說,越是艱難的時節,大家越是能團結一心。 越是富足,大家越.......不提也罷。 至於眼下大明的境地,當真到了不得不提出國戰,才能應對四夷? 當然也是沒有。 相反。 如今大明軍武正盛,不說此戰必勝,但也有八成的勝算。 “標兒,宋濂那些文臣....” “父皇放心,此時文臣越是不安,三日後的晚宴落罷,他們越是能勠力同心。” 見朱標神情淡然,似胸有成竹一般。 老朱便也不再多說什麼。 至於國戰落敗,危及國朝威嚴..... 這種情況老朱也不是沒有想過。 只不過,那又如何? 眼下大明國力正盛,經得起失敗。 他朱重八也從來不怕失敗。 再者說了。 兒子不行,那就讓他這個當老子的親自出徵。 所謂知恥後勇。 若此次當真落敗,下一次軍心必然大振。 況且朱標已經開始對世家出手,國庫錢糧定然大增,再苦也苦不到百姓身上。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