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3章 四夷襲擾,當如何? (第1/1頁)

加入書籤

“嗯.....” 聽到朱棡的提醒。 朱樉將目光看向旁邊的朱標。 當見到自家大哥微微點頭後。忙衝皇位上的老朱,高聲說道: “父皇,此次三弟、四弟也出力不少!” “哼!” 朱樉不說還好。 特別是看到朱樉他們幾個,此時正跟朱標站在一起。 老朱心中便只覺一陣無名火起。 朱標比其他皇子更優,這是人所共知的事。 老朱也壓根就沒將朱樉這些皇子,和朱標對比。 畢竟朱標是太子,是大明的接班人,是這些皇子的長兄。 比這些皇子更加優秀,也是朱標身為儲君的本分。 可讓老朱沒想到的是。 朱樉幾人跟朱標的差距,竟如此之大! 一直高坐皇位,老朱不僅郭英、顧時這些朝臣們的反應盡收眼底。 朱樉、朱棡幾人的小動作,他也都是一覽無餘。 就說朱樉。 簡直就是一個軟骨頭! 方才朱標假意惱怒,壓根就沒說他所作所為,哪裡不合國法。 可這小子竟直接跪在地上,就好像真的觸犯了國法,打算認罪一般! 還有朱棡。 這小子有點頭腦,可就是沒擔當! 老朱可以肯定,方才朱棡絕對已經看出老二要被罰。 所以他便拉著朱棣躲在後面。 可現在看到老二被賞,他又連忙開口提醒,打算一併得到封賞。 至於朱棣。 混小子一個,此時那一雙呆傻的眸子。 恐怕現在都沒弄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 反觀三人身前的朱標。 昨日捱了一頓板子,朱標今日本可以不來上朝。 可為了朱樉、朱棡這幾個不成器的弟弟。 朱標強撐著上朝不說。 還想盡辦法,替他們哥幾個增加聲望,給予兵權。 一想到這裡,老朱心頭怒氣就愈發高漲了幾分。 “為國效力,乃是皇子本分!” “此次秦王執法有方,暫代國政也很妥帖,應當給予封賞。” “朱棡、朱棣,不予獎賞!” 即便老朱知道。 此時將武將手中的兵權交給皇子,是朝廷收攏兵權的最好時機。 可老朱更擔心朱棡這些不成器的,擔不起藩王之名。 就今日而言。 朱棡、朱棣毫無作為,又沒有功勞。 若是現在便將太原、北平的軍權給他們兩個。 他們會不會覺得權力來的太過容易了些? 他們會不會愈發驕縱,將來就藩以後魚肉百姓? 若是如此,老朱寧願不讓這些不成器的皇子到了封地去禍害百姓。 而看到老朱面有慍色。 朱標雖不明白老爹為何如此。 可提前讓朱樉三人接管兵權,讓諸皇子順利就藩,不是早就說好的事嗎? 想到這裡,朱標微微沉吟,隨即開口說道: “兒臣恭喜父皇,賀喜父皇!” “嗯?” 老朱正凝眉積攢怒氣,突然聽到朱標高聲恭賀。 疑惑之餘,輕聲問道: “標兒,咱喜從何來啊!” “回稟父皇。” “如今我二弟、三弟、四弟已經有能力為大明效力,有心為父皇分憂。” “秦王、晉王、燕王,不負皇子之名,無愧藩王之名!” 朱標看了眼周圍朝臣,愈發高聲喊道: “兒臣恭賀父皇!” “為大明賀!” “為父皇賀!” “臣等恭賀陛下!” “太子仁德,諸皇子體恤上意。” “為大明賀。” “為陛下賀!” 一時間,所有文臣武將齊齊高聲恭賀。 也是此時,朱標再次開口說道: “兒臣想請父皇下令,讓已滿十四歲的皇子,徒步前往鳳陽。” “太子此舉何意?” “回稟父皇,父皇您先平江南,後克中原,終掃北患。” “自南向北,轉戰千里,驅逐暴元,前無古人。” “如今諸皇子長於深宮,不知百姓疾苦,不知父皇創業之艱。” “故而,兒臣請父皇下旨。” “命年滿十四歲的皇子,徒步前往鳳陽。” “沿路檢視民生,體會父皇之辛,領會百姓之苦。” “想必有此一行,諸皇子明年陸續就藩之後,定能在封地勤政愛民,不愧朝廷。” “好!” 老朱一時驚喜,竟直接站起身子,興奮喊道。 朱標這個主意,簡直是說到他心坎兒上了。 畢竟朱樉幾人不是富貴人家的少爺。 他們將來,也是要成為總領一地的藩王。 老朱是真的擔心朱樉幾人好日子過慣了。 到了封地以後,就跟那些貪官惡吏一樣,魚肉百姓。 不過此時朱標提的這個法子,當真是無可挑剔。 讓他們這些皇子徒步前往鳳陽,走一步他當年起兵造反的路。 想來沿路見到百姓的清苦日子,能讓他們有所感觸。 哪怕老朱不奢望經此一事,朱樉幾人就能變得和他一樣勤勉愛民,變得同朱標一樣聰慧。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