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3章 整個大明,最不能得罪的便是太子朱標 (第1/1頁)

加入書籤

“是.....” 見胡惟庸面容冷厲,全然沒有方才面對其他官員時的溫和。 塗節應了一聲,連忙出門安排。 一個時辰後。 等塗節重新回來,竟發現胡惟庸依舊紋絲不動端坐在原先的位置上,就連眉頭皺起來的弧度也跟方才一模一樣。 “義....義父,都安排好了,陛下設立錦衣衛,咱們的人絕對不敢進言阻止。” “嗯。” 胡惟庸聞言,緊皺的眉頭這才舒展一些。 可也是此時,塗節思慮片刻,看向胡惟庸怯生生問道: “義父,那中書省其他官員呢?” “還有朝中宋濂、高啟等人,他們可不是咱們這一派的,若是他們阻擾陛下重設檢校該怎麼辦?” “中書省其他官員我去勸說。” 一想到宋濂、高啟等浙東官員始終和自己不對付。 胡惟庸眼中當即閃過一抹兇狠的同時,冷聲說道: “宋濂、高啟年事已高,諒他們也沒有膽子敢忤逆陛下。” “不過對手下之人,明日朝會前你還要再吩咐一次,防止有人想趁此機會沽名釣譽。” “是!” 塗節應了一聲,恭敬的站在原地。 雖然他不知道胡惟庸為何如此在意官員進言,可胡惟庸沒有開口解釋,他也不敢多問。 畢竟今日朝會上發生的事,塗節依舊曆歷在目。 在所有人都以為他塗節也會跟謝誠一樣,被朱標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當場杖斃之時。 胡惟庸壓根不願為自己開口求情,甚至看都不看他一眼。 此間種種,塗節也明白在胡惟庸眼中,自己不過是個棋子罷了。 至於為何他還對胡惟庸馬首是瞻。 也無非是不想失去胡惟庸這個靠山而已。 入朝為官,利字當先。 如今的胡惟庸貴為左丞相,他塗節怎麼可能因為胡惟庸不願替他求情,便與胡惟庸決裂。 只不過此時。 縱然塗節沒有發問,但沉思半晌的胡惟庸還是幽聲說道: “陛下不在朝會宣佈重設檢校,這是擺明了要試探我啊!” “試探您?” “不錯。” “若是明日朝會陛下宣佈重設檢校,設立錦衣衛。” “到時候官員是何反應,都跟我沒有任何關係。” “可如今,陛下將設立錦衣衛的旨意下到中書省,但凡有官員敢進言勸擾,陛下大可以認為是我唆使的他們。到時候陛下降罪,往小了說是我這左丞相御下不嚴,不能統御百官,治我一個失職之罪。” “若是我往了說.....”胡惟庸眼中閃過一抹冷厲,沉聲道:“那便是我唆使百官,對抗皇命,到時不僅這左丞相之位保不住,恐怕我的性命也要被陛下收走!” 塗節聞言,身體猛然一顫。 就在他仔細回味胡惟庸方才的話時,只見胡惟庸默默嘆口氣後,竟冷不丁的嗤笑出聲。 看到胡惟庸那詭異卻又帶著自嘲的笑容。 一時間,塗節直感覺一股涼意自頭頂沿著脊椎急速下落。 “義.....義父,您為何發笑啊.....” “我笑我自己!” “笑我看錯了陛下,也笑我沒看錯陛下!” “畢竟咱們這位陛下,從來都不是一個對臣子放心的皇帝!” “這......” “知道你聽不明白。”胡惟庸很是嫌棄的白了塗節一眼。 “陛下提拔我為左丞相時,我還以為會免了你御史中丞的職務。” “畢竟朝堂之中,中書省統御六部,御史臺監察百官,這二者是絕不能交到同一人手上的。” “可陛下卻沒有免除你御史中丞的職務,起初我還以為,陛下是對我胡惟庸完全放心。” “現在看來,陛下是覺得御史臺已不足以監察百官,所以才重設檢校,設立錦衣衛,索性直接監視朝中官員。” “這.....義父是說,陛下已經對御史臺不放心了?” 見塗節現在還只關心自己御史臺那一畝三分地,胡惟庸眼中滿是鄙夷的瞪了他一眼。 “不是不放心御史臺,是覺得御史臺監察力度不夠。” “換句話說,是陛下認為朝中官員不敢彈劾我胡惟庸!” 聽到和自己沒太大關係,塗節這才鬆了口氣。 只不過見他如此,胡惟庸愈發後悔收了這麼個蠢蛋當自己的親信。 可聊勝於無,他還是看向塗節繼續道: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陛下設立錦衣衛,明擺著是衝我胡惟庸來的。” “可我明明知道這錦衣衛是衝我來的,我非但不能進言勸阻,相反我還要替陛下安撫百官,讓他們也不能進言勸阻。” “不得不說,咱們這位陛下手段著實高明!” 胡惟庸說著,又突然笑了起來: “陛下這是給我遞來了根索套,讓我自己把自己的脖子套上。” “哈哈哈,提拔我為左丞相,也不過是陛下的提前謀劃罷了。” 胡惟庸說完,臉上滿是無奈和自嘲。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