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章 可著胡惟庸一個人霍霍 (第1/1頁)

加入書籤

“替罪羊正是胡惟庸啊!” 朱標笑著解釋道: “如今父皇提拔胡惟庸為中書左丞相,胡惟庸坐鎮中書省,他的學生塗節主管御史臺,說是胡惟庸把控朝堂也不為過。” “所以設定錦衣衛,包括胡惟庸在內的所有官員都知道,錦衣衛就是針對胡惟庸來的。” “也是因此,若是朝中官員反對之聲過於強烈,不管是不是胡惟庸暗中指使,父皇都可以將所有罪責怪到胡惟庸頭上。” “娘,胡惟庸可是個難得的聰明人,這點道理他自然能想明白。” “所以為了防止百官反對之聲過於強烈,引得父皇震怒,胡惟庸必然要先行勸解反對設立錦衣衛的官員。” 朱標看了眼笑容滿面的朱元璋,也跟著笑了起來。 “所以我和父皇只需安靜待在宮中,自然有胡惟庸去處理那些麻煩聲。” “而那些反對設立錦衣衛的聲音,恐怕都傳不到我們耳朵裡。” “不對,標兒,這點你說的可不對!” 朱標剛一說完,老朱便笑著補充道: “設立錦衣衛這樣的特務機構,畢竟是有些上不了檯面。” “若是聽不到一點反對之聲,那胡惟庸豈不是不打自招,證明自己已經徹底掌控朝堂所有官員嗎?” “對對對,娘,我爹說的對。” 朱標順著老朱的意思,繼續說道: “若是沒有一點反對的聲音,那就是胡惟庸把控朝堂,罪當論斬。” “若是反對之聲太大,那便是胡惟庸暗中授意,想要對抗皇權。” “至於這件事具體的程度,就讓胡惟庸自己去把握吧。” 聽朱標說完,馬皇后也跟著笑了搖頭道: “你們爺倆啊,就可著胡惟庸一個人霍霍!” 馬皇后也知道胡惟庸是個難得的聰明人。 可在老朱和朱標這對父子面前,縱然胡惟庸再聰明也無濟於事。 胡惟庸恐怕做夢都想不到。 他得到了心心念唸的左丞相之位,實際上卻只是老朱和朱標計劃中的一環罷了。 胡惟庸任職左丞相期間,諸如這次設立錦衣衛,他自然要頂在百官前面,替老朱安撫官員。 而等活著的胡惟庸沒有利用價值,那老朱和朱標也就該藉由他的死,徹底廢除宰相制。 眼下情形,胡惟庸就好像是一個聰明的糊塗蛋。 看似得償所願,大權在握,可實際上卻依舊在老朱和朱標的股掌之間。 只不過馬皇后對胡惟庸卻沒有半點同情。 畢竟胡惟庸只是個棋子,老朱和朱標才是大明的執棋者。 棋子的作用就是被執棋之人利用。 若是死也能為整個局面做出貢獻,那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只不過想到朱標的心思竟也如此深沉,馬皇后不免有些憂慮的看向朱元璋。 “重八,標兒智謀深遠,可終究還是個少年人,他的老成似乎和他年紀有些不太匹配。” “嗯.....”被馬皇后這麼一說,老朱也不免緊張了起來。 “妹子,你是說.....” “多智易夭,慧極必傷。” “我知道不該說這喪氣話,可標兒剛剛二十歲,心思沉穩比之一些老臣都不遑多讓。” “重八,找個機會讓標兒休息休息吧。” 看著馬皇后一臉關切的樣子,老朱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 畢竟老朱也知道慧極必傷的道理。 歷史中但凡聰明絕頂之人,便少有長壽之人。 遠的不說,就拿劉伯溫與李善長舉例。 劉伯溫要比李善長年輕個幾歲。 可如今李善長每晚還能召小妾入房伺候,而劉伯溫那副病體,恐怕已經十數年沒嘗過魚水之歡了。 “妹子,你說的不錯,等找到土豆在北方種植之後,咱就讓標兒休息休息。” “那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我的意思是,等標兒娶了詹氏,讓他帶著常氏、詹氏,還有即將就藩的皇子們回鳳陽祭祖。” “如此既不算標兒耽誤朝政,也能讓標兒休息幾天。” “好!”老朱認真點頭道,“那就讓標兒先回鳳陽祖地祭祖,他也能順便幫咱考察當地民生。” 聽到老朱還要給朱標安排差事,馬皇后狠狠瞪了老朱一眼。 也是見馬皇后如此,老朱連忙搖頭道:“讓老大回鳳陽好好歇歇,朝廷這邊咱替他守著。” ....... 另一邊,中書省。 當太監宣讀重設檢校,設立錦衣衛的聖旨後,整個中書省頓時亂做一團。 “重設檢校?這豈是聖君所為啊!” “當年楊憲如何壞法弄權,如何欺上壓下,我等都是歷歷在目,如今陛下竟然要重設檢校!” “諸位大人,下官欲到奉天殿前靜坐,只求陛下收回成命,不知哪位大人願與下官同往!” “本官願意!” “本官也去!” “我們都去!” 中書省的眾多官員說著便要朝皇宮走去。 只不過不等他們走出兩步,只見人群中間的胡惟庸冷聲說道: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