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軍中傳奇何以為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一名戰死在灘頭石壘之前計程車卒名為唐勇,幷州上黨郡人,開元三年入伍,今年方剛二十歲,若不是此次赤壁之戰,他本來是要休假回上黨成親的。此戰事關大漢的大一統,也不知多少士卒如同唐勇一般放棄了很多家事投入到這場決定性的大戰之中。

方才戰場上的那一幕帶給荊南軍士卒的是深深的震撼,隨之則是一股心寒,他們很難想象血肉之軀能夠做到如此地步,有這樣的對手絕不是一件令人輕鬆的事情。而在龍驤軍同袍的心裡更多的還是驕傲,為有如此的戰友而驕傲,至於悲傷?那並不是在戰場上適合擁有的情緒。

唐勇的所有資料都在王二虎的心中,當年西園燕郡,劉毅可以記得手下每一個士卒的姓名籍貫,此處與漢軍將領之中也成了一種傳統,尤其是王二虎這般劉毅的起家屬下。

“王風,接下來該你上了,今天我們就要破了他的第一層石壘,你的人分兩部,一部攻城一部搶回兄弟們的屍身,不能讓敵軍糟蹋了,尤其是唐勇的。”此時王二虎的面容依舊是沉靜的,只不過語氣之中帶著一種刻骨的冰寒。

“諾!”王風的回答只有一個字,隨即便轉身開始安排攻擊事宜,根本用不著他再有任何的言語鼓動,所有士卒的眼中都射出了仇恨,唐勇的表現引出了他們的憤怒,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拿下面前的石壘,讓內中的敵軍付出百倍的代價。

同樣是憤怒老兵的表達是比較含蓄的,只能從他們握緊兵器的雙手看出一些端倪,身經百戰的他們早就學會了如何在戰場上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年青的新兵們就要外放一些,這種戰陣上的經驗是你平時如何苦練也無法彌補的,只能透過實戰加以領悟。

這一批的新兵普遍年紀都在十**二十歲左右,他們在出生之時劉毅已經是名聞天下的大將了,可以說這一代人也是受他影響最深的。與之前的老兵相比,這些新兵最大的特點便是文化程度普遍較高,尤其是來自幽州的新兵。有了劉毅的出現那裡成了漢末紛亂之時最為安居樂業的地方,百姓生活富足又與異族和睦共同,農家子弟讀上幾年書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的情形。

不僅如此,幽州的預備役制度也是天下最為完善的,每旬之中有兩到三日適齡的男子就要接受那些退役的百戰老兵的訓練。可以說在他們進入軍營之前就已然具備了一個合格軍人的素質,對此飛燕軍統領于禁樂進是感觸最深的,六萬人的軍團編成到形成戰力僅僅用了三個月,隨後便在鮮卑一戰中大放異彩,於樂二人皆對新兵的素質讚歎不已。

正是擁有不錯的文化根底是的這些新兵在軍人信念的養成上要順利很多,對他們之中的很多人而言從記事開始劉毅就是心中崇拜的偶像,那種從小就養成的信念才使得他們的精神可以在戰場上超越**,唐勇的表現就是最大的例證,要知道他和劉毅還是同鄉,這亦是一種很大的榮譽。

當年西園之時曹操袁紹這對漢末雙雄就曾說過,劉郎生的兵總有一種別人不具備的素質,很難說得清楚卻又實實在在。這種素質說穿了便是劉毅會告訴自己計程車兵是為了什麼在打仗為了什麼在拼命!有了這個目標才不僅僅是“當兵吃糧”,越在生死關頭也就越能爆發出強大的力量!

此處當然不怪曹操袁紹看不清,因為他們比劉毅少了近兩千年的見識。從起兵開始郎生對此就是極為重視的,不過真正的形成系統化規程化還是要從五年之前開始。大漢的大致一統與富足的民生也給劉毅提供了更好的基礎。最關鍵的一點還在當年他為士卒們描繪的景象已經成為了現實,勝過千言萬語,也讓劉毅的威信進一步達到了頂點。

赤壁一戰擊敗孫劉一統大漢江山,並不代表這些精兵悍將就會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恰恰相反那只是一個新的開始,最近的便是貴霜帝國,早在三年前其國王就透過黃慎與緹娜公主向大漢提出了出兵相助對付羅馬帝國的請求。在劉毅的計劃中明年就可以派出一支十萬人左右的遠征軍前往天竺!

在大漢沒有真正一統之前劉毅絕不會擅自對外動兵,但西域各國在他眼中本就是大漢領土。因此在收拾了鮮卑之後兩年前馬超便率領五萬精騎掃蕩西域各國,重建西域都護府,馬孟起亦成為了第一任都統。

這些區域性戰爭劉毅之前都必須仔細的綜合考量國力,他要揚大漢武威與天下卻絕不會學劉徹一般窮兵黷武,到了晚年還不得不下罪己詔。郎生要的是文治武功齊頭並進,不僅武力堅強也要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文明!可說在這一點上,當世不會有人比他看得更深更透,只有打牢基礎才能更好的爭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