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調兵遣將 (第1/2頁)

加入書籤

楊銳很清楚,以前韓遂絕對沒有什麼“徵東將軍”之類的名號,顯然是臨時被賜予的,楊銳懷疑甚至就與韓遂參與獲嘉會盟有關係。

而楊銳獲得“徵西將軍”的名號已久,一個徵東將軍,一個徵西將軍,頗有一些對著幹的意味,或許這是此封號擬定的另外一層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別看獲嘉會盟楊銳是對立一方,甚至第三次大型系統劇情開啟之後楊銳就成為了對立一方,但是楊銳東海王、三州州牧以及徵西將軍等身份卻是沒有被系統否定的。

當然了,若是楊銳最終戰敗,肯定又是另外一種說法了。

這也凸顯了系統當前的一個設定,針對不斷變換的諸侯局面,系統對諸侯身份的定位已經開始考慮時效性。

就比如本次獲嘉會盟,劉備的身份就被定義為了“皇親”,只因為劉備此時已經失去了落腳之地,除了皇親一個身份之外,其他身份都已經不太適合了。

再比如陳宮的身份,雖然被確定為了河內郡太守,但是卻被標識了“偽”字樣,這種情況要麼是大漢皇室還沒有給其名分,要麼是出於其他一些原因。

無論如何,獲嘉會盟再次增加了韓遂、陳宮兩方勢力,楊銳都不得不格外謹慎一下了,這可是七方諸侯的會盟,而且2個時辰的時間參與期限還沒有結束,包不準還有其他諸侯會冒出來。

這還僅僅是諸侯方面,相信在玩家群體方面,不出意外情況下也是參與到諸侯一方的數量要多,只因為楊銳一直都選擇疏遠玩家群體,民意方面很大機率是落後的。

2個時辰時間很快過去,諸侯會盟的參與時機喪失,並沒有其他路諸侯再選擇參與獲嘉會盟。

其實想來也是,此時能夠與楊銳有直接利益關係的諸侯已經到得差不多,而三國文明區域諸侯的整體數量比之群雄討董之時也是下降不少,能夠湊齊七路諸侯已經很讓袁紹臉上有光了。

然而袁紹並不清楚的是,其實曹操在會盟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劉備也派使者十分賣力地勸說了劉表一統,表示一定與劉表勠力同心之類說了一大通。

曹操、劉備自然已經成為楊銳的死敵,想方設法對付楊銳倒也實屬正常,最為重要的還是寒冷災情的發生,使得這兩人都看到了橫渡黃河的機會,這才極力促成了本次獲嘉會盟。

否則若是僅僅以袁紹的那點影響力,恐怕是很難將各路諸侯如此有效地組織起來的。

於是一場本來難以組織起來的會盟,就這樣被組織了起來,出乎了楊銳的意料,也出乎了袁紹一些謀臣的預料。

“嘿呦!吼!”

“嘿呦!吼!”

“……”

交戰壓力變大,楊銳再次加緊了冰沙牆、冰沙城的施工進度,用以抵禦會盟的各路諸侯,在伙食充足、標準提升的前提下,一眾俘虜幹得是一個熱火朝天,同時楊銳部眾士卒也參與到了其中。

唯一讓楊銳有些擔心的是,其建設冰沙牆、冰沙城都是沒有使用圖紙的,以放大之後的地圖跨度,真正要使用圖紙建造則將是一個天量,而這樣的城牆、城池隨著氣候的變化顯然也難以達到持久。

楊銳從一開始也有推測,既然黃河冰封的情況能夠持續下去,那麼他所堆砌的冰沙城、冰沙牆應該也能夠類比持續存在差不多的時間。

而經過一個多遊戲日的觀察,最初所堆砌起來的冰沙牆和冰沙城都沒有發生毀壞的現象,並且解凍程度更高,比之最初結實了很多。

如此一來楊銳的擔心也就漸去,在繼續拓展冰沙牆長度的同時,也開始放手加高、加固各段冰沙牆以及節點處的冰沙城。

另一方面楊銳也排程周圍區域的空靈秘忍,加強對獲嘉縣城以及附近區域的監控,儘量做到全方位、無死角,保證第一手資訊的獲取。

雖然劇情開啟之後有著諸多設定變化,就比如兵力排程方面基本別限定排除了傳送,但是獲嘉會盟分支劇情開啟之後,定向劇情傳送也隨之有限度地開啟。

所謂的有限度開啟,便是隻能夠將一定數量兵力在1個遊戲日內傳送至劇情發生地主戰場,隨後整個分支劇情結束之後,原班剩餘兵馬還得傳送回原地點。

楊銳增派空靈秘忍的目的,便是要具體摸清楚各個諸侯所投入的兵力情況,以便做好兵力調動應對,楊銳所獲得的限制傳送兵力數量是100萬名。

只不過各路諸侯雖然響應了獲嘉會盟,卻是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進行兵力排程,而且在規定的響應時間過去一半的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