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伯仲之間 (第1/2頁)

加入書籤

“殺啊!”

“殺!”

“……”

在到達潼關以東小半個時辰之後,張濟的先鋒騎兵最終選擇了直接攻城。

自潼關城頭看下去,張濟先鋒部眾的攻勢可謂十分猛烈,眾多士卒紛紛上前,撞木、竹梯齊用,如潮水一般蜂擁而至,聲勢十分強盛。

若是以楊銳所暴露出來的守軍實力,真要面對這種程度的攻擊,定然是難以守住關卡的,然而那也只是楊銳所設定的一個幌子罷了。

同時張濟的先鋒部眾本來全部是騎兵,這會兒為了攻城卻是不得不放棄了馬匹,拋去了其最強大的馬匹助力,而且參與到了騎兵最為不擅長的攻城戰當中。

如果說在不考慮兵種相剋之類因素的情況下,同階騎兵的實力相當於同階特殊兵種實力不相上下,甚至比之一些個同階特殊兵種還要更強。

那麼拋卻了馬匹的騎兵,其戰力甚至還不如同階普通步兵士卒!即使張濟西北鐵騎本身就實力強悍,此時參與攻擊關卡的騎兵士卒也僅僅比普通步兵士卒強上一線罷了。

可以說張濟先鋒部眾在楊銳示敵以弱、實則虛之的佈置之下,完全被帶到了溝裡,還完全不自知。

“增加一倍兵力,優先使用獵弓進行禦敵,除去城門位置之外,若無必要的情況下,暫時不要使用滾石、檑木……”

面對張濟先鋒部眾的全力攻擊,楊銳並沒有一下拿出全部力量,而是繼續示敵以弱,以免驚跑了張濟攻擊部眾。

以潼關銅牆鐵壁一般的超高防禦,即使張濟先鋒部眾士卒同時發起攻擊,想要透過竹梯、撞木這些簡單而又不專業的攻城器械,是絕難對關卡之上守軍造成威脅的。

而楊銳鐵衛近侍士卒十分善於城牆戰,即使最終有張濟部眾真得攻上了城頭,也絕非鐵衛近侍的對手,這種情況暫時也不會發生。

鐵衛近侍士卒人手一把的獵弓則正好適合眼下情況,獵弓量產之後已經配置到了楊銳部眾大部分士卒的手中,這會兒藉助於潼關高大而又堅實的牆體結構,傾瀉起來正好不溫不火。

就算是參與守牆頭計程車卒數量有限,獵弓的威力同樣有限,最為重要的是潼關的牆頭太過難以攀登,高度、慣性作用之下,獵弓的箭枝也增加了不小的攻擊力。

當前潼關攻防雙方的情形,便是張濟攻城部眾雖然士氣高漲,然而卻是面臨絕壁,有些無可奈何;而潼關守關部眾攻擊比較無力,看似完全依靠了地利優勢而勉強暫時擋了下來。

攻守雙方維持著暫時的平衡,看起來張濟部眾雖然一時無功,但是仍舊佔據著總實力的優勢;而守軍方面二人的感覺,即使能夠守住一時,最終也將無力為繼。

只不過若是以上帝視角來看,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楊銳守軍士卒其實時不時會換上一撥,參與數量雖少卻是並非同一班人在出力,因而不存在力乏的問題。

唯一有些約束的,則是此前郭汜守軍所遺留的裝束不很充足,每一波被替換下來的鐵衛近侍必須儘快將裝束脫換給下一波士卒,以免替換防禦時露出馬腳。

張濟攻擊一方則完全處在守軍的隨意攻擊之下,獵弓箭枝的數量和威力都十分有限,然而時不時還是有張濟士卒中箭受傷甚至身亡。

反觀楊銳守關部眾,則沒有任何一名士卒折損。莫說是折損了,張濟部眾在真正登臨城頭之前,甚至都沒有一種攻擊手段能夠威脅到牆頭守軍。

其實楊銳是故意拖延,他等的便是張濟大軍的到來,此前虛虛實實好一番佈置,若是僅僅用來應對眼下張濟這先鋒部眾的話,實在是有些浪費了。

再者楊銳此時面對的都是騎兵部眾,一旦暴露出來真實實力的情況下,說不得關外進行發起攻擊的張濟部眾一溜煙就會掉頭逃去,到時候有心想追都不可能攆上。

並且楊銳部眾當中只有步兵沒有騎兵,所能夠憑藉的便是潼關地勢易守難攻,若是追出去與張濟部眾決戰,在沒有兵力優勢的情況下,吃虧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當下楊銳能夠選擇的最佳接兵方式,便是引誘張濟部眾一直進攻,最好是等到張濟部眾主力到達潼關,一起投入到攻城當中,那時才是楊銳發揮真實實力的時候。

正如太史慈、張寧、韓黛、丁瑤幾人所推測的,憑藉著潼關的優勢地形,楊銳以鐵衛近侍抵擋住張濟二三十萬部眾也是有把握的。

同時楊銳手中也還有這一些手段,諸如曾經嘗試過的攻城器械逆用,以及張寧的天靈火雨等手段。

值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