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6章 賈家的不滿 (第1/2頁)

加入書籤

"喂喂喂,你能念給我聽聽嗎?"

"你等等,我在看《西遊記》呢,看完再告訴你。"

整個長安城的居民都被李傑在報紙上釋出的《西遊記》所吸引,識字的人首次見識到如此奇妙的事物,一塊石頭生出石猴,只是太短了,怎麼只有一回就結束了。

杜審言也愉快地買了一份,昨天他幫幾位朋友給李傑提供了一些文章,都是他認為不錯的。

可買回來一看,杜審言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這,這隻有兩篇文章。"

杜審言頓時沉默了,再看前面的文章,也沒他們寫得好,而且都是大白話,怎麼就被李傑選中了,他們卻只有兩篇,如果朋友問起,他該如何交代。

"殿下,您這不是坑了老夫嗎?"

杜審言有些沮喪,拿起報紙,打算找李傑問問,否則他不知如何向朋友解釋,他已經告訴他們,只要寫得好就有機會,沒想到那些優秀的文章都沒被選上。

李傑挑選的杜審言的兩篇文章寫得平平無奇。

這讓杜審言感到十分尷尬,他感覺自己被李傑坑慘了。

正準備前往太子府。

"你看後面寫了些什麼,是不是也是《西遊記》?"

路上的市民也在討論著。

"不是,這些都不知在寫什麼,估計不是給我們看的,我們就看前面的《西遊記》就好。"

另一位識字的人正在給周圍的人朗讀《西遊記》的內容。

"嗯,怎麼回事?"

杜審言也注意到了這一幕,並聽見了大家的討論。

於是他又拿起報紙,再次閱讀前面的文章,這才看到了吳承恩的《西遊記》。

"啊,竟有如此奇文,通俗易懂,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原來是這樣。"

杜審言突然茅塞頓開,原來太子殿下並不是認為他們的文章不好,而是考慮到百姓能否理解,所以選擇了吳承恩的《西遊記》,它不僅通俗易懂,故事也引人入勝,不像他們寫的,滿篇之乎者也,重複古人的話語。

"原來王子的意思是這樣,是要讓長安城的所有百姓都能理解報紙上的內容,這樣才能最大化教育的影響,我怎麼就沒想明白呢。"

杜審言終於領悟,原本打算去詢問李傑的,現在明白後便獨自返回了。

哪裡還需要找李傑呢,這是要他自己去反思了。這麼多年來,他一直推行精英路線,而現在王子是要將精英化轉變為平民化,所以他必須調整思路,才能跟上王子的步伐。

此時,長安城內的居民都被一篇"西遊記"所吸引。

"怎麼就沒有後續了呢,那隻猴子後來怎麼樣了?"

"我們也不清楚,聽說得等下一期報紙出來才知道。"

"那下一期報紙什麼時候出來?"

"可能要過幾天吧,畢竟人家也要寫作,哪能那麼快。"

大家都期待著"西遊記"的後續,識字的不識字的都買了份報紙,太便宜了,現在買本書要多少錢,而這報紙上這麼多字只賣一文錢。

當然,也有人注意到報紙上關於私塾的報道,許多窮人彷彿看到了希望。

"孩子,你看爸爸給你帶了什麼,以後你有書可以讀了,你能上學了,我們家要出文人了。"

一位中年人拿著報紙回家,興奮地對七八歲的兒子喊道。

"丈夫,你怎麼這麼開心,發生了什麼事?哪兒來的錢給孩子讀書?"

一旁做飯的婦人問道。

"你看,報紙上寫的,雖然我看不懂,但剛才街上有人在談論,王子殿下要開設私塾,不用交學費,讓我們的孩子都能上學。"

男人激動地解釋。

"你怎麼還去買紙,這多貴啊,家裡米都快沒了,哪有錢買這個?"

婦人看著這張精美的紙,以為丈夫花了不少錢。

"不,不貴,只要一文錢,一份一文,每人限購一份,是王子殿下的,王子殿下就是我們的救星。"

男人熱淚盈眶,彷彿看見兒子未來能有所成就,他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讀書,只有多讀書的人才有出路,哪怕是當個賬房先生也需要讀過書。

"啊,真的,一文錢?"

婦人驚訝得嘴巴能塞下一個雞蛋。

男人含淚重重地點點頭。

長安城許多人歡欣鼓舞,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在憂慮。

"怎麼能這樣,這些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