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5章 寫《西遊記》 (第1/2頁)

加入書籤

李傑拿起筆,此時接近唐朝的作品唯有《西遊記》,故事發生在李世民的時代,連人物都不需改動,反正他寫的是自己的祖父,別人也不敢說什麼。

就這樣,他開啟了《西遊記》的創作。

待覺得差不多了,李傑才滿意地在後面新增了徵稿啟事,註明需要的文章,不要太深奧,詩詞也可,但需求不多,現在主要是要一些民間通俗的故事。

“殿下,你寫的為何不用自己的名字呢?”

高延福在一旁看著,已被李傑的《西遊記》所吸引。但他看著李傑寫上的名字“吳承恩”,這是何人,他從未聽說過,肯定是殿下隨意加的,不過為什麼不使用李太白這個名字呢?

“我要給長安城所有人留空間,不能總是我。如果我一人完成,大家就沒有創作的熱情了。”

李傑解釋,現在李太白這個名字已眾所周知是他,此刻不能再用。況且《西遊記》本就是吳承恩所著,他並非信口開河,都有依據。他不能把一切都據為己有。

若讓人知曉這一切都是他所為,長安城的文人墨客將失去希望。無論他們如何努力,都無法與taizi李傑相比。天下的才情若是以十鬥計,taizi一人便獨佔鰲頭,他們還能怎樣書寫?因此,李傑決定繼續沿用吳承恩之名。

“殿下如此為他人著想,真是連許多大文豪都自愧不如。”

高延福感嘆,taizi殿下的做法,給了大家生路,不讓眾人過於自卑。否則若知道一切都是taizi在操持,恐怕整個大唐的文人墨客都會羞愧至極。

“走吧,去工坊,讓師傅們今天就開始準備,兩天內必須完成。”

李傑拿著寫好的稿件,前往皇宮的工坊。他早已做好準備,紙張也已充足。此時辦報紙只需排版和印刷,並不複雜。

李傑安排妥當後返回taizi府。

此時天色已晚,一天似乎無所事事,但時間流逝得飛快。

“現在天越來越短了。”

李傑說道,冬季即將來臨,天黑得更快,夜晚比白天長了許多。

“是啊,殿下,天氣也開始變冷了。”

高延福應道,又一年的冬天近在眼前。

每年的冬季對長安居民而言都是一場考驗,而李傑已派遣波斯商人阿凡達去搜尋棉花,只是目前尚未抵達,他的太白醉酒也需要幾天後才能釀製完成,到時候會有人來取貨。

“時間緊迫啊。”

李傑輕聲嘆息,他知道這個冬天將預示著李治的離世。

此刻他許多事情都在拖延,但一旦李治真的去世,他就無法再逃避了。按照時間推算,只要長安城的外牆建設完畢,他便無需過於擔憂。外有程務挺的支援,內有黑齒常之的輔佐,如今的局面比起他初來乍到時已大為改善。

工坊的工匠們忙碌起來,夜以繼日地趕製李傑要求的印刷品。

次日,高延福前來向李傑報告。

“殿下,皇宮那邊通知,報紙已經印好了。”

高延福向正在享用早餐的李傑稟報,只是早餐缺少豆漿油條,令他略感遺憾。

“哦,這麼快,很好。你挑選二十名侍衛,讓他們去長安各坊市售賣報紙。穩定後,再讓更多人參與。現在我們先開始,每份報紙只收一文錢。”

李傑邊吃邊指示高延福,他對這份報紙並不指望盈利,這種事物真正能賺的不多,關鍵在於引導長安市民的輿論導向。

高延福隨即著手安排,按照李傑的吩咐執行,大家都清楚,太子殿下的命令無需多問,執行便是。

一名侍衛攜帶大量報紙,裝入袋中,前往坊市。另有一人負責宣傳,高延福考慮周全,一人售貨,一人吆喝,畢竟是初次嘗試。

不少市民聽聞此事。

“這麼大一張紙只賣一文錢,是真的嗎?我用來包十三香的紙都比這貴。”

有人圍觀並議論紛紛。

“我看是真的,這是太子殿下的舉措,應該是太子殿下給我們的福利。你沒聽見嗎,每人限購一份。”

“原來是這樣,快,我去叫我老伴出來。”

那人反應敏捷,既然一份報紙只值一文錢,他得趕緊叫上親戚,連剛出生的孩子也能一起來,孩子也是人,也能擁有一份。

不到兩個時辰,整個長安城再次沸騰起來。

“你聽說了嗎,一張宣紙只賣一文錢。”

“你聽錯了,我聽說那叫報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