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3章 夫妻夜話 (第1/2頁)

加入書籤

“皇上,大華製造的縫紉機用著確實不錯。”夜晚,長孫皇后相依在一起,不覺得就說起了縫紉機的使用感覺。

除了給縫紉機上線比較麻煩一點,無論是針腳還是效率,都比自己親手縫製好過太多,縫線也不需要專門去購買,只要能穿過縫紉機的線孔就行。唯一的缺點也就是不能繡制精美的圖案,繡花還是得自己動手。

長孫皇后也不是個貪心的人,她覺得這樣就已經很好了。

聽完長孫皇后的誇獎,李世民也是眉頭皺起,心裡微微有些不安,於是對著長孫皇后說:“無垢,朕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怎麼了?”長孫皇后微微抬起頭,擔心的看著李世民。

卻見他搖了搖頭,在皇后的背上輕拍了幾下,示意她不用擔心,解釋道:“沒事,只是大華這次新增物品,感覺有些問題。秀寧和阿耶來信也沒說這次貿易的事,心裡有些發毛。”

長孫皇后卻噗呲一聲失笑,躺在了李世民的懷裡,笑著說:“皇上,你就是想多了,本宮見了寬兒幾次,以他憊懶的性格,只要不去惹他,他也懶得理你。孫道長也與本宮說過,寬兒如此發展大華,也只是為了以後能活的安逸。”在長安皇宮內,長孫皇后對李寬的稱呼親膩了些,如果有其他人在,還是稱呼李寬的字號。

得到了安慰,李世民心裡也放開了,再怎麼想也沒用,大華真的想對大唐動手,自己能拿什麼阻擋?

“高明這次回來後變了好多,本宮在後宮都聽說了大臣對高明的讚賞。”長孫皇后藉機轉移了話題,說道了李承乾最近的表現。

“嗯,這次高明的大華之行,看來確實是學到了東西。秀寧把他教的很好,看來朕不是一個稱職的爹,沒能力教好自己的兒子!你看秀寧就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就把高明的性格扭轉了。”

長孫皇后連連點頭,李世民的話她無比認同,接著李世民的話說道:“秀寧把高明帶在身邊,早上跟著朱雀軍訓練佇列,下午就跟著秀寧處理公務。秀寧跟本宮說過,訓練是培養高明堅韌不拔的性格,提高他的體質。透過與士兵的交流,放鬆他的心情,使他的心胸更加的開闊。秀寧處理公務,會告訴高明所有的決策優缺點,自己該如何選擇。這些,我們都沒做到,愧為高明的爹孃。”

李承乾其實是一個極度缺愛的少年,在大華他享受到了夢寐已久的家庭親情。長輩的關愛和弟弟妹妹的手足之情,讓他知道了其實這些他一直都有,只是被皇宮裡壓抑的皇權矇蔽了雙眼,不屑的嘲笑自己以前還嫉妒自己四弟那個小胖子,總覺得他獲得了不該承受的關愛。

李淵也當著大家的面,毫不掩飾的批評李世民,作為皇帝他是成功的,但作為李承乾的親爹,他是失敗的。

李建成也為李承乾解釋,他的親爹並不是討厭他,只是李承乾身為太子,李世民不知道該怎麼培養李承乾,只能以他自己的見識來培養,古話中嚴師出高徒,他就把這句名言作用在了李承乾身上,希望李承乾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太子。

雖然這並不是李承乾想要的,但徹底明白了,為何自己把事做好了,沒有獲得任何一句李世民的讚揚,區區一點小錯誤就得大肆批判。而自己的四弟,不管做什麼,都能得到李世民的獎賞。

大華的長輩都在開導著李承乾,讓他回大唐後不要去爭,做好自己的事,沒有批評那就是最好的讚揚。

李承乾聽進去了,回大唐後牢記著他們的話,遣散了東宮的樂師和屬官,只留下了東宮了一部分太監和侍女,還有他的兩位老師太子太傅李綱和太子洗馬孔穎達。

這一決定遭到了世家和一些大臣的反對,但李承乾與李世民和兩位老師透過氣後,獲得了他們的認同,決定得以透過實施。

世家不甘心丟失東宮的位子,到處散佈李承乾的壞話,李承乾也不著急,只是在早朝為自己辯解。

內容也不多,大意就是自己才十二歲,主要的目的就是學習,不能沉迷那些奢靡行為,遣散樂師和一些僕從無可厚非。至於那些屬官,能教太子什麼?老師已經有兩位大儒和現任的大唐皇帝,還需要那些素位屍餐的屬官嗎?他們真的有能力,就應該透過科考或者大臣的舉薦,為大唐繁榮做貢獻,而不是在東宮無所事事,白領月俸。

這說的世家是啞口無言,李承乾的話也流傳到民間,獲得了百姓一片的稱讚聲,直誇大唐的太子明事理。

想到這裡,李世民繼續說道:“你說的沒錯,是我們沒把高明教好,不是高明心思不開竅,而是我們不懂得怎麼教育。大華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