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章 馬周 (第1/2頁)

加入書籤

暫時解決世家,千陽縣進入了快速發展,如今千陽縣一切都有的官方的撐腰,開始大步向前。

李寬此時手中拿到的是這次學堂先生的考核成績單,人數並不多隻有區區十五人,要知道三天的招考,總共有一千多人參加,害的新成立的印刷部徹夜加班。李寬想到印刷部,還好之前囑咐過平陽,沒有把印刷的事情告知其他人,否則朝會肯定不會那麼容易結束。但李寬不知道平陽是否把印刷術告訴了李淵,不過以現在的結果來看,就算李淵知道也沒把事說出去,印刷術可是能將世家的根基全部剷除,李淵的思維應該是想到放出去,世家的瘋狂是大唐現在承受不住的,就一個世家全體辭官大唐就受不了,現在大唐可沒有那麼多的學子有當官的能力。

李寬覺得大唐的官員培養就是一個笑話,教學只教四書五經,為官之道一個不教,需要等科舉透過了安排官位後上任再學。不說這些人要多久學會怎樣當官,在學習期內一怕不做事二怕亂做事三怕搜刮民脂,苦的都是百姓。

扯遠了,李寬將目光重新拉回到成績單,這次考試的試卷並沒有四書五經的內容,主要是為了篩選出被儒學荼毒不深的學子,李寬可不想剛建起的學堂,教出來的又是一批酸儒。但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了,千人中只有十五,任重道遠。

突然一個名字出現在了李寬的眼中,確認名字和戶籍後,李寬笑了。大唐著名的npc之一出現了!

馬周,字賓王,後世稱“經世名臣”,唐博州茌平(今屬山東)人,唐朝宰相,政治家。

武德年間(618年-626年),補博州助教,日飲醇酒,不管公務。馬周到京城長安後,與中郎將常何相識,便寄居於常何家。貞觀五年,天大旱,唐太宗下令文武官員,為國事出謀劃策,馬周為常何謀劃,陳述了自己的政治見解,唐太宗便下詔征馬周,並授予馬周門下省當值。次年,馬周升任監察御史,為官稱職。…………

具體的不再敘述,馬周他可熟了,熟悉的還有李靖、秦瓊、程咬金等等,要問為什麼,前世小說看了太多,他們都被稱為主角粗大腿之一,甚至還有李世民、李麗質、長孫皇后,更絕的都攀上李明達和李治了。

無論是小說還是史記,馬周都是一個能力很不錯的人,他能來千陽縣,李寬能不笑嘛。李寬更是打定主意,以後要把馬周拐到流求去,這一個送上門的宰相,等於送到嘴裡了,哪能讓他溜走。

再仔細檢視了名單,確認沒有熟悉的名字後,李寬在馬周的名字上做了標記,讓管家提前把此人招來。

馬周做先生肯定浪費,如今平陽縣快速發展,可以先讓馬周熟悉職能,為以後做準備。

至於其他的學子,李寬就沒準備見他們,而是將語文數學教材丟給他們,讓他們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熟悉,將不懂的問題記錄好統一收集,然後李寬回答後交還給他們,一個月後,學堂正式開學。

語文還好說,畢竟是聖人學說摘選,每篇文章背後都有現代白話的註釋,沒被荼毒太深的他們很容易就吃透。難的是數學,四則運算還好,難的在次元方程式,李寬打算如果他們一個月後還是不會,那學堂就先教四則運算,方程式以後再說。

馬周是同平陽一起回來的,平陽這幾天一直在負責考試,忽然聽說李寬單獨召見了一位考核透過的學子,她很好奇次子有啥過人之處,會讓李寬單獨召見。剛好考試已經在收尾階段,她就同管家馬週一起回千陽縣了。

馬周也很好奇,來京幾月從未聽過楚王這一號人,起初還以為是什麼騙術,可當平陽公主出現後作保才打消顧慮,聽平陽對李寬的稱呼也是親暱,越發好奇李寬召見自己的原因。

“寬兒,姑姑將你要見的馬周帶來了。”

李寬詫異平陽怎麼回來了,卻見平陽身後跟著的青年,心想這應該就是馬周了。

招呼管家為平陽和馬周看茶,李寬仔細打量著眼前的青年。沒有一般年輕人的朝氣,模樣頹廢,著裝也有些陳舊,看來史書記載的沒錯,這個時段的馬周懷才不遇,前段日子還整日酗酒,不頹廢才怪。或許他的早逝與那段酗酒的日子有關,酗酒將身子骨弄垮了,身體比不上常人,後期有公務勞累過度,最終四十多歲就病逝。

李寬一拍腦袋,忘了自己還有醫術了,雖然平陽就在一旁看著,但李寬也不想瞞著,連忙讓其坐下,拿過自己靠枕讓馬周把手臂放上去,認真仔細為他的診脈。馬周蒙了,不是關於學堂先生的問題嗎?怎麼好好的診起脈了?平陽更懵,李寬啥時候會診病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