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章 朝會 (第1/2頁)

加入書籤

招收工作如火如荼的舉行著,世家也等到了上朝的日子。

太極宮外,聽到太監呼喊上朝,官員們魚貫而入,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好。

禮節過後,太監用那延綿的聲音宣佈:“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就見末尾的一位言官站到中間,手拿芴板向李淵行禮道:

“臣林校,有本啟奏!”

“哦?愛卿有何奏本?”

李淵心想開始了,眯著眼盯著下方的言官林校看著他的表演。

“臣彈劾平陽公主,擅自建立學堂,傳授假學,有辱聖賢。並且還有私自販鹽、私募軍士、強佔土地意圖不軌之罪。”

林校出口就是大帽子扣在平陽頭上,只是平陽仍在公主府,沒有官職並不需要朝日點卯,要想上朝只能等待宣召。

“放肆,林校你就是口出狂言!沒有證據不要胡亂栽贓。”

“放你孃的狗屁!”

“你是嫌棄俺刀子不利了嗎?敢誣陷平陽公主?”

…………

一堆的汙言穢語噴向言官林校,這些都是當朝的武官將領,只要是大唐的將士沒有一個不佩服平陽,不論是太子府還是秦王府,對平陽都甚是敬重。如今區區一個小小言官,竟然敢在早朝這樣一個慎重的地方汙衊平陽,沒有一個將士能忍得住。

“住口!當早朝是什麼地方了?你們這些還有沒有一點官員的樣子了?傳出去讓百姓怎麼看?”

李淵一巴掌重重拍在龍椅上,大聲呵斥。但心裡卻說不出的高興。

“林校!”

“臣在!”

“你的奏章是否有切實證據?你要知道平陽公主曾為娘子軍統帥,為國立下汗馬功勞,如果隨意誣陷,你知道後果的!”

看著李淵眼神凌厲,林校頓時冷汗淋漓,他也不想彈劾平陽啊,可是被王家用一家老小威脅,他也只能硬著頭皮彈劾。

“臣有證據,學堂就在千陽縣內,派人一查就清楚,教學內容也不是四書五經,而是什麼數學和語文,其中語文就是擅自刪改聖人學說,這是其一。其二,公主在東市的商鋪,直接明著宣稱是公主府的鋪面在售賣雪鹽,讓其他的鹽鋪都活不下去了,這是私自販鹽與民爭利。其三,千陽縣召集了數千娘子軍軍士,強佔了千陽縣的土地,這是意圖不軌。臣說的都有跡可查,請皇上嚴查嚴懲!”

“哈哈,好一個意圖不軌!恰巧啊,這些事朕還都知道。”

“那皇上就更應該儘快處置平陽公主。”

林校不是不明白李淵的笑意,但他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請求嚴懲平陽。

“皇上,請不要被那小人迷惑了啊!”

“皇上,平陽公主從未有過其他心思,她這一切都是為了大唐,如果她有錯,臣願意為她代罰!砍了臣也無怨言!”

…………

武將們全都出列,跪地向李淵求情。他們的行動著實感動了李淵,急忙開口讓大家平身,

“眾愛卿都起身,放心,平陽可是朕的公主,朕可不會聽信小人之言!”

李淵的話卻嚇死了林校,這小人是誰,大家一聽都明瞭,急忙開口辯解:

“臣說的都是實話啊,證據都在那,大家都知道,臣不是小人啊!”

“你別急著開口,朕來跟你說,你說的那些事,剛好朕都清楚,因為這些都是平陽稟報過給朕,朕同意的!”

林校徹底不淡定了,王家沒跟他說過這事啊,只是讓他他和平陽。如果這些事都是李淵同意的,那他不就等於在彈劾李淵,這不是找死行為還是什麼?他只能無助的看向左邊文官的位置,尋找到王珏用眼神向他求助。但現在他就是一個棄子,世家可不會為了一個小小的言官棄子現在與李淵硬剛。

李淵無視底下的小動作,繼續說道:

“朕來為所有人按順序的解釋這些,讓你們知道朕的平陽公主到底是怎樣的人。之前為了大唐立國,大好年華都奉獻在了軍旅之中,如今本以為卸下了重擔,可又為退役將士今後能安穩的生活挑起了擔子。去年,平陽找到朕告訴朕她要製鹽經商,本來朕是不同意的,堂堂一國公主,怎能行使那般下賤之事。可她說到了那些傷殘的將士,退役之後無法養活自己,甚至都出現了餓死的情況,這是大唐的錯,是朝廷的錯,是朕這個皇帝的錯。可沒辦法啊,建國初期國庫空虛,根本拿不出多餘的錢財給他們補助,所以才平陽才提出製鹽販賣的方法。還有,製鹽成本極高,獲利堪堪達到兩成,所以它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