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章 武潭口 (第1/6頁)

加入書籤

我們適應了地底的黑暗之後,能分辨出各人所在的位置。灰雀仔拉著兩道鐵門的鐵條嘟噥埋怨。林秋則躺在裡面的乾草堆裡。

“嚴重嗎?”我問。

“沒事,一點外傷,很快會好的,”林秋回答,“反而是你喝了黑芷水,恐怕往後的日子難熬了”。

“我能撐過去的,”我不禁想到同行的朋友們,暗自流下淚來。

“都怪我沒能跑出去報信,”灰雀仔走過來說,“要不一定會想辦法救你們的,現在好啦!全砸鍋了。”

“未到絕望之時,”林秋安慰,“只要我們沒死,便有希望。”

我們三人並排坐下,默默地看著根本就看不見的鐵欄外面。

“我聽到你們說息靈,那是怎麼回事啊?”我問。

倆人都說不明白這些很厲害的息靈從何而來,只知道了凡和尚是他們的統領,但他似乎不是息靈。

“蜘蛛,”灰雀仔壓低聲音,“我知道這個了凡和尚的來歷。”

“這麼說來他真的是了凡和尚?”我想到《籬欄公子傳》裡的彥知雲。

“這故事很長,是非真假只怕一時也難說得清楚,”灰雀仔很想立即便告訴我們他知道的一切。

突然隔壁的牢房弄出些微響動,彷彿有人從草堆坐起來,接著,一個老者的聲音細而低沉:“只怕息靈的來歷也不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吧!”

我確信那是個穿著破爛風帽黑衣的老者,因為剛進門那會兒,在火把的光下我恍惚看到一眼,他把風帽戴在頭上,幾乎遮去了整張臉。我跑到隔著的鐵欄邊上問:“你是鑿將軍嗎?”隔壁只哼哼幾聲,並沒有回答。

“你是鑿將軍,你的聲音那麼熟悉,我一下就聽得出來,”林秋肯定地說,但顯然林秋不願意把自己和鑿昴的相見告訴他,因為那隻能給老者徒添焦慮而無濟於事。“這麼說鑿將軍知道息靈的來歷,快給我們說說。”

“那是個悲慘的故事,”鑿昴的父親問我們知不知道很久以前發生在崤谷的戰爭。

“你說的是秦國和晉國的那場仗嗎?”我問,但林秋和灰雀仔都說不知道。要鑿將軍快講給他們聽。

鑿雍挨近我們,隔著鐵欄並排坐著說道:“那種戰亂紛紛的年代,打仗是常有的事,我要上了興致來,怕是一輩子也說不完,但現在情勢緊急,我只能從秦國準備攻打鄭國說起,當時秦穆公聽信杞子遂、逢孫和楊孫三人的建言,派大將孟明視,副將西乞術、白乙丙率領三千精兵,三百車乘去攻打鄭國,但事情洩露,秦軍以為鄭國早有準備,打也無益。不得已掉頭去打滑國,在回國的途中,卻於崤谷遭遇晉國伏兵,秦軍大敗,屍橫遍野,三千將士所剩無幾,三將也險些在晉國喪命。逃回之後,孟明決心復仇,血崤山之恥,便興師伐晉,終於在第三次大獲全勝。趁晉國不敢迎敵之機,秦穆公聽繇餘之言,渡黃河,派軍士將幾年前戰死於崤谷墮馬崖、絕命巖和落魂澗等各處的近三千具兵士屍骨收檢,用毛草裹縛,為使這些散落暴露荒野四年之久的兵士靈魂得已安息,他命隨行巫者姑冕作安魂符於每具屍骨上,然後埋葬于山谷之中,秦穆公見如此淒涼之境,痛哭流涕,吩咐所有兵士與自己俱著素服,於西崤山上祭拜亡魂。孟明視、西乞術等將領各各深情,伏地而泣,人人無不身受感動。

“時值五月炎夏,原本晴空萬里,烈日高懸,祭拜剛剛結束,便晴天霹靂,雷鳴滾滾,烏雲即刻籠罩崤谷上空,剎那間風雨交加,鋪天蓋地。來不及回東崤山的營地,秦穆公及諸將趕緊找到附近的山洞躲避,但見暴雨如瀑封住了洞口。有兵士報說,那雨水沖瀉山間,卻都是鮮紅的血流滾滾而下,穆公親自冒雨往視,果見其真,嘆息著說是亡魂不願安息,又回洞中,再次焚香訴罪,請求諸魂原諒自己錯誤的軍事決策,致誠於此,暴雨方才止息,烏雲退去,太陽重新灑在橫遭肆虐的崤谷大地。雖然那些戰死的兵士暫時得已安息,但秦穆公卻憂心忡忡,怕他們會隨時暴躁起來,可這如此荒險的崤谷,怎能派人鎮守呢?當此為難之際,見洞壁上爬著一隻巨大的蜘蛛,隨行的巫師姑冕為解一時之急,便告訴秦穆公何不請它鎮守崤谷亡魂。穆公便把信命傳於那隻蜘蛛,令它鎮守崤谷安息的亡靈,隨後搬師回國。

“可誰知道,經巫師姑冕點化,那隻蜘蛛得天地造化,又加上崤谷戰後,屍橫遍野,它便吸得人氣精華,轉而就有了靈性,穆公將鎮守亡魂之事託付於它,至此之後那幾千亡魂都歸於他管轄。起初蜘蛛尚還得意,但久而久之,那些亡魂並無穆公所憂的那樣不安或躁動,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