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5章 中秋節(下) (第1/2頁)

加入書籤

(六)

有一年中秋節晚上,九月跟著小舅媽去了老街。老街兩邊拉起了長長的繩子,繩子上面掛著五顏六色的紙條,紙條上寫著各式各樣的謎語,有打一人物,有打一動物,有打一家庭用品,有打一水果,有打一地名,有打一成語……人們像尋找寶藏一樣,搜尋著自己擅長的謎語,然後為此駐足下來。

看,有的人緊鎖著眉頭,怎麼也猜不出來;有的人一邊抓耳撓腮,感覺快要抓狂了;有的人迅速摘下紙條,快步找到負責出題的人那裡,說出自己的謎底。猜中了高興地喊道:“我猜中了!”如果沒有猜中,他也繼續在工作人員那裡繼續猜謎語,旁邊有人猜到了,也會給他一點提示,讓他開心開心。老街上熱熱鬧鬧的,真的很喜慶。

九月被眼前的景象給吸引了,她和小舅媽擠進人群中看著那些謎語。只見謎題上寫著:“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有方有圓,甜甜蜜蜜。 (打一食品名)九月心想:這不是就月餅嗎!這個謎語好簡單。九月猜出了答案,心裡美滋滋的,又看了下一題:“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語)”九月剛開始沒猜出來,突然看見抬頭看見了天上又大又圓的月亮,便說:“噢,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原來是正大光明!”接著九月又看了第三道謎語,上面寫著:十個男生看五個女生洗澡(打一成語)。九月被難住了,心想:“這到底是什麼呢?”這時,小舅媽已經想出來了,九月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小舅媽看看九月,彷彿看出了她的心思說:“九月,試試看,要是猜錯了也沒有關係的。”

小舅媽說:“這謎語不是已經有了兩個數字了嗎?”九月高興地說:“是哦,十和五。”小舅媽接著說:“五個女生在洗澡的時候是什麼狀態呢?那十個男生在幹什麼呢?”九月不好意思地說“女生光著身子。男生偷看她們洗澡。那合起來就是五光十色。

那天晚上,九月猜了好多謎語,心裡可開心了。

(七)

初一的中秋節在學校過的,新的環境,新的同學,新的朋友,已經不記得當時是怎樣過的了。也許,沒有什麼特別難忘的事情……

今年的中秋確實不一樣了,應該是初二了,有了一年多的同學情,師生情,友情……雖然同樣是在學校過的,但是學校氣氛讓我覺得很溫馨。

中秋節的前一晚,班會課上,班主任給同學們進行了一個有關中秋節的主題班會,各種介紹,如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習俗,中秋節的詩詞……

班主任還安排學習委員提前在小黑板上寫了整整兩板字,等主題班會開完後,班主任吩咐體育委員把小黑板掛在了黑板中央,大家大聲地念出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蘇軾”。原來這是蘇軾寫得一首詞。學習委員有感情地朗讀著“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等同學們都把詞念得很通順後,班主任讓文藝委員按下了錄音機,播放了一首“水調歌頭”。文藝文員告訴大家,王菲演唱的歌曲《但願人長久》。蘇軾的詞配上舒緩的旋律以及柔美的歌聲,真的好聽極了。大家覺得這首詩也就沒有那麼難背了,因為都學會了怎麼唱這首《但願人長久》。

九月最喜歡其中的一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世上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有悲傷和歡樂,有離散與團聚,有酸甜苦辣,那再正常不過了,大家要從容應對,熱愛生活,積極向上。

(八)

中秋節下午放學,九月就焦急趕回家了,她打算給自己的好朋友準備一份中秋節禮物,不用猜也知道是什麼了吧。因為今年九月爸爸從海城郵寄了好幾盒月餅回來,不像大街上賣的那種規格的月餅,稍微小一點吧。但款式多了不少,不愧是大城市出來的月餅,有哈密瓜味、有蓮蓉、有豆沙……月餅也不是小時候的那種紙包的或者盒裝的,而是每個月餅都有一個小包裝,然後放到鐵皮盒子裡。盒子外面印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九月上了初中,家裡也不再是中秋節的晚上齊聚外公、外婆家了。一般都推到了週五晚上,等初中的孩子都放假了,才一起回來慶祝中秋節。小舅舅一家也不在家裡過中秋了,而是去小舅孃的家裡,陪小舅孃的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九月瞬間覺得自己上了初中,外公外婆兩個老人的中秋節少了很多歡樂。

小表弟也不像九月小時候那樣纏著外公、外婆講有關中秋節的古老故事了。他也不再像九月那樣那麼喜歡吃月餅了。總之,感覺中秋節的氣氛變了。也許,是九月長大了。

雖然小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