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2章 兵禍 (第2/2頁)

加入書籤

言不合,大打出手,這場戰爭前後持續了二十餘年,最終西略因內訌而敗。從此,南榮視西略為虎狼,數十年來憑藉涴水天險,死守邑北關,此事為世人皆知。

居原關距離邑北關不過百里之遙,是南榮進入大顯的最後一道屏障,只是這百里範圍內,地廣人稀,物資貧乏,連南榮皇室都視為不毛之地,自然不會花費精力去管轄,是以居原關的衛戍部隊不過萬餘人馬。

,!

大顯雖忌憚西略蠻夷,但也篤定南榮不會自毀城牆,一定會牢牢把守住邑北關,畢竟雙方百年的恩怨,已成世仇。況且南榮與大顯多年來秋毫無犯,朝廷對居原關的邊防事務也漸漸地不再上心,這些年更是無暇顧及,就連緊鄰居原關的白水城,守衛兵士也不過兩萬人。

南榮朝廷雖憑藉涴水天險,卻架不住南砣伽的裡應外合,開啟了邑北關的大門,而大顯皇室認為南榮不會自毀長城,再加上多年未有烽火,是以對白水城的防範也極為鬆懈,孰知竟被西略人鑽了空子。

如今邑北關已破,敵軍頃刻便至,直逼居原關。南砣伽一死,誰都不知道多贊太子是否會信守承諾,一旦毀約,南榮便是引狼入室,而大顯方面更是毫無防備,此番兵禍之災恐怕不小,而陛下又身中劇毒,危在旦夕……。

想到這裡,沈月明心中隱隱升起一絲焦慮,暗自盤算片刻,開口問道:“禮親王,可否借邊境兵防圖一觀?”。

邊境兵防圖原是機密文冊,只因如今南榮和大顯成了綁在一條船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離天葉自是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當下也不含糊,立刻命人取來。

持燭觀看良久,沈月明忽然指著一處山巒問道,“此乃何處?”,一旁的軍將應聲答道:“是碧幽縣,也是涴水和阜河的交匯處,兩面環水,一面靠山,只有一條路通往居原關”。

眾人聞言,心頭一喜,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若是據守碧幽縣,就等於遏制住了前往居原關的道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如此一來,便有一線生機。

那軍將眼見眾人的反應,頗有些躊躇,低聲開口說了個“只是”,便不再出聲。離天葉皺眉斥責道:“何事吞吞吐吐的,還不快說?”,他只得硬著頭皮答道:“這碧幽縣地勢較低,山高不過百米……”。

大家一聽,心下了然,說白了,原來這碧幽縣就是一塊雞肋,三面環山水,唯有一路而出,本是兵家最好的據守之地。可它又實在太低矮,猶如一個小土丘,只需數千人便可踏平此地,難怪當初朝廷會在居原關選址建城,若有強敵來犯,此地便是絕殺之局。

李瑞沉吟半晌,忽然抬頭看了沈月明一眼,兩人皆是武將世家出身,領過一衛帥旗,心裡都明白,這次南榮突遭重創,先有南砣迦的叛變,後有西略的閃電戰術,倘若是鳴鑼較量,僅憑南榮之力恐怕勝算不大。

而眼下最要緊的是時間,只要能將西略的兵力暫時拖延住,不僅南榮可徵調各地兵馬馳援,就連大顯也有時間進行軍防部署,兩國合兵而圍,則困局得解。

環顧四周,自離九淵薨逝後,禮親王離天葉呼聲漸高,威望日盛,乃是領兵出戰的不二人選,但眼下南榮內憂外患,還要清理南砣伽餘下的勢力,實在無暇分身,況且他養尊處優多年,臨敵經驗不足。任鳳池雖經驗老道,手段狠戾,卻專擅刑訊之事,與領兵一途毫不相干。

沈月明摸了摸腰間的鹿皮袋,龍蔓葵結果後須在三日內做成藥丸,否則就會失效,但陛下的病不能再被耽誤,況且只有她回到渭城,親自面聖,陳清事實,方可帶兵來援。如今可用之人,就只剩下劍南衛的主帥李瑞了。

顧嫣然臉色微變,事發突然,樊郡附近的兵力不過三萬,而西略此番舉全族之力進犯,且蓄謀已久,雙方實力懸殊巨大。當下距離南榮最近的大顯關卡就是白水城,猶如遊園驚夢,現在定然毫無準備。若是西略大軍突然偷襲,幾乎就是敗局已定。唯有死守碧幽縣,為大顯爭得調兵和行軍的時間,才有翻盤的機會。

只可惜碧幽縣毫無地勢可借,正是兵家絕殺之地,但凡有點行軍打仗經驗的人,都絕不會選擇此處作為守城要塞,可眼下又實在別無他法,只怕在這次前往碧幽縣的守軍都將埋骨於此,這是一條必死之路,亦是唯一可以贏得時間,阻攔西略大軍之法。

:()皎皎少年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