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1章 談論 (第2/3頁)

加入書籤

,他發現天巫教內有一個神秘人物,其權力凌駕於長老會之上,連班示文都聽命於他。此人心狠手辣,手段陰毒,手中人命無數。老祭司本想出手將其剷除,卻不料反遭其毒手。不過他孤注一擲,奮力一搏,以生命為代價,將劫皇蠱種入此人體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此言一出,沈任二人神色皆動,“不過本侯卻聽說,劫皇蠱乃大祭司親手種下的,這又是什麼緣故?”,沈月明問道。

南砣伽眉間一挑,言道:“沈侯此話,想必是從宸妃娘娘那裡得知的吧?”,沈月明心頭一震,剛想要說話,聽他又說道:“宸妃就是顧嫣然,這件事情早已不是秘密了,本祭司知道,離九淵也知道。聽說你們自幼交好,後來顧家被滿門抄斬,唯獨她一人逃脫生天。離九淵生辰那日,你悄然潛入宮中,為的便是尋她”。

沈月明聞言,暗道一聲慚愧,自己的一舉一動皆在對方眼皮子底下,卻毫無覺察。想到這裡,她心裡愈發警惕起來,“蠱術一途,千變萬化,劫皇蠱屬子母雙蠱,最奇妙的地方在於中蠱之人必須觸發特定的藥引,子蠱方能甦醒。當時事發突然,老祭司只來得及將母蠱打入那人體內,而真正牽動藥引的人卻是我。當時,本祭司於大殿之上,以子蠱為介,發動藥引,本想看看這幕後黑手究竟是何人,沒想到離九淵當場發作,倒地不起,這也是大家認為本祭司下手的緣故”,南砣伽有些無奈地說道。

“這麼說,殺害老祭司的幕後黑手是離九淵?可他已貴為南榮的帝君,為何還要如此隱秘行事?”,任鳳池心存疑惑地問道,南砣伽沉吟片刻,說道:“或許是這些年,天巫教的勢力越發龐大,離九淵是個頗有野心的人,又怎甘受制於人?”。

聽到這裡,沈月明想起一事,開口說道:“聽嫣然姐姐說,離九淵每隔兩月便會與班示文閉關修行,以此壓制劫皇蠱。如今聽了大祭司的話,這裡面或許還有另有玄機。倘若他真是幕後操控之人,正好可利用這段時間秘密行事,倒也順理成章”。

南砣伽點點頭,讚許地看了沈月明一眼,繼續說道:“不錯,班示文絕非善類,能如此死心塌地為離九淵賣命,必定是有什麼把柄被他抓住了。這或許也是他急於練成噬血咒第九重境的原因,一旦邪功大成,班示文必將反水,屆時咱們便可坐山觀虎鬥”。

“本侯還有一事想請教大祭司”,沈月明眸色微暗,道,“當年鎮國大將軍顧恆之被汙衊通敵叛國,其主要罪證是他與南榮勾結往來的書信。每封書信上皆印有南榮的國璽,而且國璽是真的,確鑿無疑。正因為如此,顧伯父百口莫辯,當場被定罪,滿門被誅殺。南榮的國璽與他國不同,每隔一段時間便會不定期地調換,以防被人模仿矯造,而知道調換時間和圖案的人,絕對不多。當年汙衊顧伯父的人,定然深諳此道,書信往來的印鑑皆是當年最新更換的,若非南榮皇室中人,恐難以知曉。不知此事,大祭司可否知曉一二?”。

月白色的菩提子在白皙修長的手指間摩挲著,光華四溢,發出清脆的聲音,南砣伽低眉垂目,凝神思索半晌,才緩緩問道:“沈侯為何不懷疑班示文?而是將懷疑物件鎖定在皇室中人?”。

沈月明答道:“前幾日我等受邀前去天巫教的分舵,本侯拿出一封貴國送來的國書,信中說,恭肅皇太后崇尚佛法,久聞我國大覺寺的佛法精妙,特地派人前來求經”。

恭肅皇太后是離九淵的生母,原是先帝的恭妃,離九淵登基後,下令冊封為皇太后,只是她性子溫良,喜好安靜,是個低調的人。

點點頭,南砣伽說道:“確有此事,本祭司也曾聽聞”,沈月明微微一笑,“書信自然是真的,只是信封卻不然,上面加蓋的國璽是去年的紋飾,早已封存入庫。雖然與當下所用的極其相似,但倘若是熟悉的人,絕不可能弄錯。可是班示文並沒有發現這點,說明他並沒有時常接觸國璽,因此暗地裡構陷顧伯父的人,自然不會是他”。

“從目前的種種跡象表明,侗帝的嫌疑最大。不過他已貴為南榮之主,雷霆雨露皆是帝王君威,又何苦躲在班示文的身後,假借著天巫教的幌子呢?”,任鳳池眉間微鎖地說道。

南砣伽頗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長嘆一聲道:“具體緣由不得而知,只是早些年,坊間曾有傳聞說,離九淵乃無詔登基,當年先皇駕崩,立儲的聖旨卻無故失蹤,他正是憑藉天巫教的鼎力支援,方才登上皇位,是以如今教內不少事情凌駕於皇權至上,但侗帝都能隱忍。而據說當年先皇最屬意的新君,原是禮親王離九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