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1265第1265章 首都 (第1/2頁)

加入書籤

每年6、7月份,長江中下游地區都會出現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這便是其特有的“梅雨季節”,濃厚的雲層像毯子一樣整晚籠罩在南京的上空,直到清晨仍然沒有散去。在紫金山一帶已經下起了細雨,霧氣迷濛,水天交織成灰色的一片。

在中山路上,一輛輛汽車行駛在這寬敞的街道上,路邊人行道上的行人們紛紛加快腳步,或是急步或是奔跑的朝著公交站臺或者地鐵站衝去,而腳踏車更是擠滿了非機動車道,每當紅燈亮起時,路口停下的腳踏車甚至能排出擁擠的長達數十米的“車龍”。

“榮軍院是用於安置收留在戰爭中傷殘的老兵,他們曾經為這個國家的尊嚴犧牲了個人,理應得到國家的奉養,所以,在民27年南京重建時,根據時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要求,在重建過程,修建了這座榮軍院……”

雖說天氣有些陰沉,遊覽汽車上的乘客們趕緊埋頭記下這一重要資訊,接著紛紛站起來,湧到汽車的一側,帶著讚歎的表情望著那座壯觀的帶著濃濃華式風格的建築。高一郎把兒子抱到膝蓋上,讓他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高一郎這個名字帶有典型的日本色彩,實際上他過去叫“高騰一郎”,曾是三菱重機的工程師,在日本戰敗後同數以十萬計的日本科學家、技術人員一樣來到了中國,並在五年前加入中國國籍,並將姓氏改為“高”。

儘管已經來中國工作近十二年,但一直在江西工作的他,卻從未曾來過中國的首都南京,與是便在兒子放暑假的時候,申請休假帶著兒子來到了南京,南京的一切在他的眼中是如此的美麗,當他視線被路兩則的高大的法桐遮擋時,才慢慢回過頭來,朝著導遊看去。

導遊是位年青的女孩,穿著一件海派青布旗袍,她站在那裡向遊客們解釋著路兩側的一些知名建築,聲音顯得極很是嬌柔。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有名的“中國建設銀大廈”,它是南京的第一高樓。”

高高聳立在中山路一側的摩天樓讓每一個乘客都感覺到個人的渺小,而高一郎更是用驚訝的眼光看著那棟大廈。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摩天樓是紐約的帝國大廈,在亞洲最高的摩天樓便是這座中國建設銀大廈,當初興建這棟大廈時還有著一個趣事。”

在女導遊講解中,人們瞭解到這棟大廈背後是中國南北兩大財團的競爭,北方公司與中國建設銀公司都試圖興建中國第一高樓,但經過嚴格的保密和釋放假情報,使得中國建設銀大廈成為中國第一高樓。

在女導遊講解時遊客們盡職盡責地伸長脖子,想看清楚這棟雄偉的大廈。這些遊客裡有一群日本人,脖子上挎著“海鷗”或者“鳳凰”相機,在日本投降後,日本全部的光學儀器生產裝置以及技術人員都被遷至中國,即便是現在,日本至多也就是製造一些眼鏡片,至於諸如望遠鏡、光學儀器之類的裝置,完全依賴從中國進口。經濟的改善使得少數日本人也能夠來到中國旅遊,在抵達中國後,幾乎所目睹的一切,都會讓他們為之讚歎、為之驚訝,還有幾個歐洲人模樣的婦人,她們的身邊坐著中國丈夫,大概來自北方地區,在北方地區像這樣的跨族婚姻是極為普遍的事情,數千萬俄國女人同中國男人結合,而這直接造成一種結果,電視廣告中的嬰兒以及男孩女孩往往是那些漂亮的混血兒。

“離開中山路後,我們就進入了自由大街的主要路段。這條大街在南京保衛戰期間,曾是保衛南京的戰士們與日軍血戰的時候,現在在你們左邊可以看到一片戰爭遺蹟,當時,整個南京幾乎完全為炮火所摧毀,但是面對數倍於已的侵略軍,勇士們從未曾退縮一步,從根本上來說,南京保衛戰標誌著“中日事變”的轉折,中國的崛起正是從這裡起步……”

望著那片幾乎完全為炮火廢墟公園,高一郎的內心不禁升起一陣愧意,他想到也許當年參與設計的炮隊鏡,就曾被那些侵略中國的日本軍拿在手中,瞄準這座城市,也許……同時,他又注意到,身邊的那些來自日本的遊客,這會和他一樣,大都神情中帶著愧疚之……

旅遊汽車經過了一段高階商店、影劇院和飯店林立的繁華街道,穿過一座圓形廣場後,又進入了一群片帶著東方古典建築色彩的政府建築群之中。

“這裡就是軍事博物館……”

女導遊有些照本宣科地背誦道。

“是中國最大的軍事博物館,裡面陳列了我國在戰爭中繳獲的大量外國戰利品,包括日本的零式飛機,蘇俄的t34坦克,還有從“大和”號戰列艦上取下的一門460毫米艦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