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18章 美國的希望 (第1/3頁)

加入書籤

“英國路透社報道說,美軍三架轟炸機轟炸了東京。這種訊息可笑之至。他們明知敵機要飛到離東京五百英里以內是絕對不可能的。日本國民對這種愚蠢的宣傳毫不在意,正沐浴在和熙的陽光和櫻花的芬芳中享受春光。”

東京JOAK廣播電臺

確實,對於日本人而言,他們似乎沒有什麼擔心的地方,不過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用艦載機襲擊了珍珠港,這就給敵人樹立了可能效法的榜樣。同時,透過他自己的親身觀察,他很瞭解美國人的勇敢好鬥性格。他推測,美國會用特混艦隊儘早尋機對日本本土回敬一手。

為了防止敵航空母艦竄到可以對日本本土實施空襲的攻擊距離以內,在太平洋戰爭開始的時候,山本海軍大將就設立了一條艦艇望線。這條望線離本土東岸六百到七百海里,南北約一千海里,每天還輔以海軍飛機遠端巡邏。

但是對於普通日本國民來說,他們卻並不知道這一切,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所需要的只是歡呼勝利。5月裡,正是日本列島櫻花怒放,春意盎然的季節。從北海道到九州、從富士山下到皇宮深宅,到處蝶舞蜂喧、生機勃勃。又一次勝利,又一次的提燈祝捷,對於日本人而言,這一切幾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5月10日,這一天,當日本人依然沉浸於昨夜的祝捷遊行中的亢奮與勝利的快感中的時候,在兩千四百公里外的堪察加半島南端位於太平洋邊緣的阿瓦查灣海岸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燈火通明的機場上,卻響起一陣陣轟鳴聲。

跑道上一架又一架B17遠端轟炸機的發動機正在進行最後的試車,這或許是世界上最大的B17轟炸機群了278架!

在轟炸機群進行試車的時候,在機場旁的一位穿著美國陸軍航空兵飛行服的上校,看著眼前的這一幕,卻輕聲喃語道。

“沒有比這更壯觀的景象了!”

是的,沒有比這更壯觀的了,不僅他被這壯觀的景象徵服了,那些俄國人同樣也被征服了,對於那些飛慣了木頭飛機的俄國飛行員來說,他們從未想到會目睹如此先進且龐大的轟炸機群。

此時杜立特爾只感覺自己是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他將率領著美國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轟炸機群,對東京進行轟炸,他能夠得到這一史詩性的任務,無疑是極為幸運的,實際上,在整個陸軍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在幾經選擇之後,這個任務交給了他這位陸軍航空隊第一流的飛行員、當年的飛行速度世界紀錄保持者。

“我們將駕駛著這些轟炸機去轟炸東京!”

杜利特爾用激動的口吻對身邊的俄國海軍的尼古拉夫上校說道。

“從俄國的機場起飛!”

相比於杜利特爾的興奮,尼古拉夫上校的神情卻顯得有些凝重,甚至眉宇間略帶著一絲愁意,或許,對於普通的俄*人來說,美國轟炸機去轟炸東京,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但是對於他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最高軍事長官來說,他卻清楚的知道,這次轟炸之後,卻意味著日軍的大規模的報復,也許屆時這座僅只有不到5000名士兵的港口會被日本人佔領。

儘管內心並不願意接受這一命令,可是他卻只能服從古比雪夫的命令,那是斯大林同志的直接命令,俄國需要美國的援助,而美國人則要求使用俄國的機場,對東京進行轟炸,對此,斯大林自然不會拒絕。

“當然!感謝你們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修成了這座機場!”

杜利特爾又恭維著身邊的俄國人。

“除了俄國人,誰也做不到!”

是的,除了俄國人,誰還能在短短三個月內,建成這樣的四座大型機場呢?儘管美國人提供了中國生產的用於修建野戰跑道的穿孔鋼板,但是在嚴冬中平整土地、修建機場,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考驗,為此,尼古拉夫甚至動員了堪察加半島上幾乎每一個男人,才在規定的時間內,建成了這四座可供大型轟炸機起降的機場。

而在機場修建的同時,從美國運抵的數千噸燃料以及數千噸炸彈,都由商船運進了這座俄國最為偏遠的不冰港。

幾乎是在機場修建好的第一時間,278架B17轟炸機便從阿拉斯加飛抵了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

“除了美國人,誰也無法拿出這樣的方案!”

尼古拉夫禮貌的回敬道,無疑,美國人對日本的報復性轟炸是充滿冒險精神的轟炸方案,他們的飛機將從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起飛,對東京進行轟炸,隨後將在中國廣播電臺的引導下,迫降在中國機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