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17章 時代大門的敞開 (第1/3頁)

加入書籤

八寶山忠烈祠那片起伏的墓地之中,白色大理石構成的墓碑綿延起伏,有如整齊的衛兵,即便是逝去了,他們依然守候在這裡,守衛著這個國家。(首發)

如茵的墓地上,一小群數百名年歲各異的兒童,揹著書包,神情肅穆在走在墓地間的道路上,儘管兒童的臉上依還帶著童真,但此時,他們卻是神情肅然,無一例外的他們的手中都拿著幾朵鮮花。

他們在老師的率領下,進入墓地,然後每個人都站在一塊墓碑前,他們第一眼看到的,是在相鄰的兩塊墓碑前,分別插著一束鮮花,綠葉襯著幾朵紅玫瑰和一叢叢不知名的小白花,而在墓碑的旁邊還插著一面小小的國旗。停腳仔細看,墓碑上記載著死者的姓名、出生地、軍職、服役期段以及生卒日期。

“老師,為什麼這塊墓碑沒有名字!”

一個孩子看著光潔的墓碑上沒有名字,他有些疑惑的問道經過身邊的老師。

“因為埋這裡的是一名無名烈士!”

無名烈士,一句看似簡單的話語中透露出太多的辛酸。而老師的話讓兒童那雙充滿童真的目光變得有些複雜,或者說傷心。

“那他的媽媽一定會很想他!”

孩子在嘴邊這麼輕聲說著,隨後他便和同學們一樣,認真的用撿拾著綠茵間些許枯枝、枯草,儘管每隔數天,草地都會修剪一次,而墓碑周圍的更是用手工修剪,但依然難免會有些草葉散落其中。

很快,當這些兒童把撿起的枯枝葉裝滿了一個小紙袋後,他們又精心的用毛巾擦去白色大理石上的浮灰,隨後便站在那裡,手中拿著花,隨著老師的要求為閉上眼睛,為埋葬於這裡的烈士們祈福。

在他們把花插進墓碑旁的花甕時,他們更是跪在那裡,再一次為烈士們祈禱著,整個掃墓的過程莊嚴而肅穆。

“透過一代人的努力與犧牲,可以換來未來這個國家與民族的復興!”

遠遠的,站在墓地中的管明棠看著那一幕,在頗為欣慰之餘又在唇邊輕語著。

“但不能被遺忘!”

先生的話讓李直民發出了一聲感嘆。

“先生,現在沒有人會忘記他們的,我們已經學會銘記。”

鄭重其事地瞧了先生一眼,李直民又接著說。

“小學一年級的第二學期開始第一課,就是春天來了,我和同學們一起去踏青,我們來到了忠烈祠,忠烈祠的英靈……”

在課本中寫入忠烈祠,並不僅僅只在一年級,在二年級、在三年級、直至高中,每一個學期的國語課中,都會有某一篇文章與忠烈祠有關,幾年潛移默化式的教育,早已經使得忠烈祠為孩童所熟知,平津等地的學校春遊秋遊時,都會來此為烈士掃墓,接受一次愛國教育。

“我知道,學會銘記……這是我們必須學會的事物,否則……”

話聲稍稍一頓,管明棠並沒有繼續說下去,此時,他的心中想好很多,不過他終歸是沒有說出來,什麼烈士墓地被推倒,什麼烈士陵園被剷平,這一切絕不可能在這裡發生,至少……在心裡嘀咕著可,來他還是露出了一絲微笑。

“仲民,最遲歲末,我們就有可能捲入戰爭。”

沿著墓碑間的綠茵,管明棠一邊走著,一邊同李直民說著,偶爾的,他會彎腰撿拾著其中的些許枯葉以及雜草,在很多描述這座忠烈祠的文章中都會提到雖然這裡是公墓,但它像公園那樣美麗和寧靜,而這卻得益於軍人的以及每年十萬人次義工的維護。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才使用這些白色的墓碑上從來都是一塵不染,綠茵上異不見雜草叢生。

“我知道!”

其實中國捲進戰爭的時間點,與德日兩國的軍事進展有著很大的關係,一但德國佔領高加索,進攻伊郎,

“這場戰爭,對於中國而言意義極為重大,這場戰爭將是中國真正崛起的第一步!”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管明棠的神情顯得很是嚴肅,透過近十年的努力,現在北方公司已經吸收了大量來自後世的技術,現在公司的機械技術水平相當於40年代末至50年代早中期水平,領先於世界近十年,而電子技術更領先於世界十五年,在絕大多數科技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或與歐美相當水平。

來自後世的技術就像是營養液一般滋潤著的剛剛起步的中國工業,但是這只是科技上與工業上的進步,在未來的幾年間,公司仍然將遵循堅實基礎、區域性超越的理念吸引利用後世的技術,並透過引進歐美技術以及智力資源,將這座“科學堡壘”的基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