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49章 開啟地獄之門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中國農業的問題在於如何改良生產技術。(最新章節閱讀請訪問)因此,農學家的任務就是幫助農民改良農業生產技術的各個環節。即,透過培育良種來增產農業,透過改良工具來提高工作效率,透過防治農作物的各種病變來提高產量。”

民二十三年《邯彰行政督察專區農業問題總結報告》

民二十九年,在良種、化肥以及新式農具推廣以及“二五減租”的強制性推行下,曾日益蕭條、瀕臨破產的中國農村再一次喚發了生機,而其中中國的農學家以及數十名在中國居住了數年甚至十數年的美國農學家付出努力是不容忽視的,他們邯系良種的基礎上培育了十數種適應中國各地環境的良種,並與工程人員合作開發了新式的農具,正如民二十三年的報告中所述,良種、新式農具的推廣所取得的成績是斐然的,不過對於外界來說,防治農作物的各種病變,似乎只需要有北方化工提供的農藥就足以解決問題,似乎,確實如此。

北方真菌研究所,對於外界而言,這似乎是一個並未取得太多成就的地方,但實際上,在過去的多年間,其在植物病理學領域卻取得了諸多的成就,在小麥、水稻、棉花以及其它經濟作物病害的研究與防治方面早已走在世界的最前端。

“我想知道,當初,你們為什麼會資助這個專案!”

在真菌研究所的一間辦公室內,看著面前的造訪者,鄧叔群這研究所副所長,同樣也是“W”專案的負責人,用略帶著些許疑惑的眼神打量著他。

與普通的棉糧病毒害研究專案不同,“W”專案所研究的是多達數十種植物病毒,這一專案已經持續多年,在研究對病毒的防治的同時,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目的,激化並提高病毒的自我繁育能力,提升病毒的致害性。

“出於國家安全方面的因素!”

一如五年前,專案展開時一般,魏山河用平靜的口吻回答道。

國家安全方面的因素!

對於這個回答,鄧叔群顯然不太滿意,可他卻又有些無可奈何,在過去的五年間,新興公司——專案的資助者,向真菌研究所提供了多達700萬元的研究經費,這相當於研究所獲得經費的80%以上,新興公司是他們最大的資助者,甚至超過北方化工。而新興公司顯然是一家擁有政府背景的企業,甚至是軍事背景。

“你們是想將“W”專案用於軍事用途嗎?”

盯視著這位魏先生,鄧叔群終於還是道出了五年來一直壓抑在心中的疑問,現在“W”專案已經完成了,可以說真菌研究所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內心的不安以及科學家的良知,卻使得他希望在將這些技術資料轉交時,獲得一個準確的答案。

笑了笑,魏山河並沒有給予直接的回答,而只是答非所問的說道。

“我們都知道,在戰爭中,任何有助於贏得戰爭的手段,都是可以接受的!”

恰在這時,門被開啟了,一名新興公司的代表走進辦公室說道。

“魏經理,所有的樣本和技術資料已經裝車了!”

站起身和鄧叔群道別時,魏山河只是笑了笑。

“鄧所長,謝謝你們在過去五年間的努力!”

在辦公室的房門被關上的同時,鄧叔群的神情微微一變,儘管對方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但他還是得到了答案,那個答案證明了多年來他的那個猜測——這個專案是軍隊資助的,而軍隊資助它的原因是為了……

“……為了毀滅其它國家的農業!”

入夜時,在客廳中,鄧叔群的神情顯得有些頹廢,甚至可以說沮喪,此時,面對好友他的語氣中更帶著一絲的後悔之意。

“不,是為了餓死別人……”

此時,鄧叔群已經醉了,他甚至忘記了簽訂的保密協議,以至於第一次,在外人的面前洩露了他所從事的研究。

好友的醉話讓陸大京整個人不由一愣,他同樣也是從事植物病理學研究,不過他的研究所在南方,他一直在廣西從事熱帶作物病害研究,而這次來新區,只是參加一次學術上的交流,卻沒有想到,從好友這裡得到這樣的訊息。

“什麼?子牧,你說的是什麼意思?”

毀滅其它國家的農業?餓死別人?這是什麼意思?

“君房……”

放下手中的酒杯,鄧叔群沉默了好一會,才開口說道。

“過去幾年,你曾多次問過我,最近在研究什麼,有什麼進展,我都沒有說實話,我們所裡在過去幾年,一直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