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50章 東京的客人 (第1/2頁)

加入書籤

東京,

如果說1937年盛夏的東京,是一片喧囂而沸騰的,到處都是歡慶大捷的遊行的,那麼1938年6月的東京,雖處盛夏之中,卻被濃濃的陰雲所籠罩。

“北支軍總進擊受挫!”

“邯彰軍全面反攻!”

“北支軍山東兵敗!”

等等,諸如此類的、戰事不利的訊息,不斷的透過報紙被告知了每一個日本人,即便是最狂熱的日本人,此時也很難再狂熱了,儘管他們依如過去一樣,叫囂著“支那總進擊,一雪支那之恥”,但是在另一方面,北支傳來的訊息,卻讓人實在提不起什麼底氣。

相比於東京遭到轟炸之後的喧囂與怒火,在東京遭到轟炸的一個月後,此時,報紙已經看不到“雪恥”的新聞了,除去偶爾的提到對中國戰時首都武漢的轟炸外,似乎再也沒有什麼好訊息。

是的,確實沒有什麼好訊息,而在另一方面,持續近一年的戰爭,已經影響到了日本的經濟,或者說,日本的經濟並沒有因為戰爭的爆發而復甦,反而因為鉅額的軍費開支,而進一步惡化了。

“伯爵閣下,就現在中國的局勢而言,似乎中國正在慢慢的扭轉過去的劣勢!”

面對牧野伸顯伯爵,作為他的朋友,格魯並沒隱瞞自己的來意,六年以來,他和像西園寺公望元老、牧野伸顯伯爵等支援國際協調的“穩健派”之間建立了極為融洽的友誼,也正正因如此,才有了今天之行,

對於日本的細微變化,一直關注著日本局勢的格魯自然不會忽視,尤其從年初開始,對於美日關係形勢越發不樂觀的格魯來說,幾乎是中國軍隊反攻的第一時間,他便注意到隨著中國軍隊反攻順利而產生的這一寶貴的“契機”。對於14歲時在格羅頓公學讀書因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在學校公學的演講而萌生強烈的責任感和公共服務意志的格魯來說,他知道,這或許是調和美日矛盾最佳契機,而且將是他外交生涯中最為輝煌的時刻,自然不會錯過這一機會。

儘管這些“穩健派”所展現出來的力量是讓他失望的,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在另一方,他們卻又不斷的宣稱:他們的實力遠比表面上看到的強大,足以對日本政局產生重大影響,一但有機會,他們將重新控制局面,從而使日本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雖說這一說法在過去的六年間,不斷的被現實所擊垮,而誇誇其談的“穩健派”選擇了妥協甚至依附,但這並不妨礙他對其依然抱有希望,就像現在,他對牧野伸顯伯爵的拜訪。

“是的,現在中國問題確實是個麻煩!”

在格魯的面前,已經年過七十的牧野伸顯直白的說道。

“軍部認為,他們調動了二十幾個師團,還有上千架飛機,就能奪取北支的優勢,甚至不惜放棄觸手可得的南京,可結果呢?現在北支方面的傷亡已經超過十萬,三個師團幾乎被殲滅,至少有兩個師團被重創,就連寄以厚望的航空隊,損失也極為摻重,開戰還不到二十天,陸軍和海軍就損失了超過600架飛機……”

提及在大陸的損失時,牧野伸顯的神情中透著一絲悲意,或許他和軍方存在著一些分歧,但是與軍方在基本政策上並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只是行動策略上和時機上有所差異罷了,這也是他選擇妥協的原因,在妥協的同時,他同樣也會利用眼前的格魯,去影響美國的政策,進而減輕日本的外交麻煩。

在牧野伸顯看來格魯有著太多的弱點,甚至可以說不是一個合格的外交官,他缺乏對於情報的廣泛好奇心和對細節的關切,更多的是依靠感覺而非事實來作出判斷,甚至就像是這次,也是在一些朋友刻意的透露出些許訊號之後,他才注意到東京一些事實。

不過,這也正是牧野伸顯把他視為朋友的原因——可以充分的對其加以利用,並藉助其影響到華盛頓,儘管影響力很小,但總勝過沒有任何影響力。

“去年事變爆發的時候,杉山元叫囂著“三個月結束中國事變”,可到現在,都快一年了,不僅看不到任何結束事變的可能,反而讓日本完全陷入中國的泥沼之中,再這麼下去,不僅會拖垮日本的經濟,而且中國事變所造成的惡劣的國際影響,也是無法挽回的!”

話聲稍頓,牧野伸顯看著格魯略帶些歉意的說道。

“也給您添了很多麻煩,真的非常抱歉!可以說,現在中國的事情真的麻煩極了!陸軍真是一群愚蠢的傢伙!”

出於利用的關係,牧野伸顯甚至直白的道出自己對陸軍不滿,而這已經不止一次了,在過去的幾年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