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2章 斯大林的憂慮 (第1/2頁)

加入書籤

全世界進步人類的心都仰慕著莫斯科,千萬人的眼睛都注視著莫斯科。{首發}莫斯科已建設成一座壯麗、雄偉市,它在世界所有的首都中是輝煌的榜樣。蘇聯人民為了劍造更美滿、幸福的生活,正以巨大的熱情和劍造性的勞動,繼續建設著這座“全世界勞動人民的首都”。

在莫斯科的每個角落裡,數以百萬計的人們日夜不停的在進行著緊張的勞動,各種各樣的機器在地上、地下施展著它們的威力。莫斯科在向天空、地下,向四面八方迅速伸展著。舊日彎曲狹窄的街道,已開闢成寬闊平坦的大道了;街道上成排前進的汽車,像一條流不完的河水;富麗堂皇的地下鐵道,連線著首都中心和市郊的交通幹線;修建的運河溝通了莫斯科河和伏爾加河,使莫斯科成為直通五個大海的港口。莫斯科的市區向四周擴充套件著,舊日空曠的郊區,出現了許多寬闊漂亮的街道,兩旁矗立著高大美麗的樓房。裝置完善的新住宅、學校、劇院、運動場、俱樂部……

總之,當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在崩潰的時候,蘇聯正在崛起著,而作為蘇聯的首都,莫斯科的環境也在不斷美化著,許多新修的林蔭大道、沿街花園、公園、草地、樹叢、噴泉、雕塑,使莫斯科變成一座綠化的、美麗的、有藝術風味的大城市。

初夏的莫斯科盡顯著夏日的美麗,正像這個日益強大的、充滿希望的國家一樣,莫斯科的街道上的行人們的臉上帶著開朗的笑容,至於《真理報》上報道的,發生在另一個紅色“國家”蒙古的邊界衝突,似乎並不怎麼引人注意,很少會有人關心那些,對於這個“生機勃勃”的國家的首都的人們而言,他們更關注的恐怕還是麵包的供應、皮鞋服裝的供應等等這些相對實際的問題——當然,這一切都不為人知的。

這一天早晨,作為這個國家的領導者、蘇聯各民族的慈父——斯大林同志在辦公室批閱檔案。每一天,他都需要批閱大量的檔案,而他他又是一個事無鉅細樣樣過問的人,從處決指示到某一棟象徵“蘇聯偉大”的建築,再到某一座大型工廠的建設,甚至就連農村的徵糧問題,他都需要過去,所以每天總覺得時間緊迫。

牆上的掛鐘敲了一下,斯大林把幾份電文匆匆刨覽一遍。開始仔細閱讀來自第l集團軍司令朱可夫的報告,此時他的心情並沒有因為電報的那不顯山露水的數字而好轉,他的神情反倒是更凝重了起來。

“我們的飛機的效能,完全不能夠與中國飛機相比,每天當飛機出動的時候,空軍師長就已經在擊落表上將所有派出的飛機於昨晚寫好了——全部被擊落了,昨天,巴音諾顏機場遭到中國遠端轟炸機的轟炸,上百架iis/i0飛機被擊毀了……”

這是朱可夫的電報內容,不過,在電報中,他並沒有表露其它的言辭,只是要求更多的飛機、更多的坦克、更多的火炮,當然還有更多的兵力與物資,這一切,都是他可以給予他的,但是,但是從電報中的文字,斯大林可以猜到一點——轟炸將會影響到軍隊計程車氣。

“sb一2型快速轟炸對中國空軍前進機場實施轟炸,據信炸燬了35架中國戰鬥機,並炸燬一座大型油庫及彈藥庫……”

看到這裡,斯大林情緒興奮起來,這是一個好訊息!

“目前,我們需要面對的中國北方軍閥的部隊,已經達7個師以及大量配屬部隊,總兵力已經超過l0萬人,以目前第l集團軍的兵力,是無法對其實施進攻的,因此,為實施縱深進攻,我希望進一步加強第第l集團軍的兵力,我認為保持2:l的兵力,應完全有可能徹底擊敗北方軍閥試圖進攻蒙古的野心……”

2比l,也就是投入20萬軍隊,叼著菸斗,斯大林默默的站起身來,然後來回的在那厚實的高加索地毯上渡著步子,之所以選擇用強硬的態度回應華北軍閥的挑釁,與蘇聯的遠東戰略部署有非常重要的聯絡。

中日停戰後,意味著多達數億盧布的“投資”打了水飄,儘管中國依然用低於國際市場的價格向蘇聯交付農礦產品,以嘗還其對華貸款,但金錢卻遠無法彌補蘇聯遠東戰略的損失——日本已經從中國抽身而出,這意味著日本將再一次騰出手來,隨時對蘇聯的遠東地區形成威脅。

而世界風雲變幻急驟。但是,蘇聯和英法所進行的談判,仍遲遲沒有進展,一直陷入僵局。後來,莫斯科突然獲悉,英國政府已經在同德國商談一筆5億或lo億英鎊的軍事貸款。這表明西方國家正力圖把戰爭推向東方,實現他們“禍水東引“的目的。”

對此,斯大林十分擔心。如果西方國家這一陰謀得逞,蘇聯不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