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3章 南下 (第1/3頁)

加入書籤

民國36年8月14日,有著“火爐”之名的南京城此時已是熱浪翻騰,暑氣蒸人,華北中日開戰的訊息,經新聞輿論界、救亡團體的幾經炒作,熱度更甚於有“火爐”之稱的金陵古城。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激昂的歌聲在南京城的上空迴盪著,剛剛乘機抵達南京的新一軍軍長高勝侖將軍驅車行過城區、街巷,被車窗外一幕幕遊悳行、集會、演講及燙人的抗悳日標語感染了。身為中國軍人,他感到胸中時時有股難言的衝動和一種天降大任於斯人的使命感與自豪感。

“上海……”

就在他下飛機的時候,已經從接待他的軍政會接機人員那裡瞭解到,就在幾個小時前,中悳央軍精銳第87師已經向虹口日軍發起了進攻,上海已經打響了。

上午,蔣介石親自在軍委會召見了他。

從蔣介石明顯消瘦的臉頰和有些凹陷的眼窩,他猜測到委員長的神經繃得太緊了,從這點上,他也猜到蔣介石這次是鐵了心要跟日本人動真格的了。

果然,在軍政部次長熊斌佈置完新一軍的任務後,蔣介石打量了眼前這位身材魁梧的年輕將軍一陣後,開口道:

“高軍長,眼前局勢之緊張想必你也十分清楚。平、律淪陷,華北危急,倭軍決不會止於平津之收穫。其日後之戰略,中悳央判定無非南下平漢線、北上平綏線,或兩者同時兼顧,為此倭寇不斷增兵華北。為此,中悳央決意遏其擴張勢頭於華北,因此,中悳央決心於上海開闢第二戰場,從而吸引日軍將兵力投入淞滬方向,從而以實現我國抗戰整體戰略。”

平時雖生性豪放的高勝侖,此刻卻正襟危坐,大氣都不敢出。蔣介石似乎看出了他的緊張,放緩語氣招呼道:

“喝水。啊,這個,喝口水。”

高勝侖機械地端起水杯,輕抿一口,聽見蔣介石又說道:

“新一軍的前身是義勇軍第五十八路軍,曾取得過震驚世界的紅石嵐大捷,亦曾堅守過長山塔,可以說是中國陸軍中首屈一指的精銳,堪負重望,高軍長又是久經戰陣之名將,正因如此,中悳央決定調新一軍南下作戰,亦在是向倭寇表明中悳央決戰淞瀘之心態,怎麼樣,有什麼想法嗎?”

委員長又是加壓,又是打氣,說得高勝侖煞是激動。

當下,他立即站起身,“噠”靴根輕擊,立正地向蔣介石保證道:

“請委座放心,在下不才,當拼盡全力,不惜代價向日軍發起進攻,完成委座重託。”

“好的,好的。高軍長,當前形勢緊迫,你宜速返部隊。記住,全軍務必於8月19日至上海一線佈防完畢,有什麼事你可直接與我聯絡。”

蔣介石最後又鄭重其事的交待道,他看著高勝侖,心下不由一陣感嘆,中悳央之所以決心調動新一軍這支部隊南下,就是為了讓他像是磁鐵一樣吸引日軍,自“紅石嵐大捷”之後,日軍上下一直視義勇軍第五十八路軍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以後快,而新一軍的前身正是義勇軍第五十八路軍。

一但日軍獲知義勇軍第五十八路軍改編的新一軍抵達上海,出於“一雪前恥”的心理,其勢必會調動絕對優勢兵力以求全殲新一軍,這又可使“軍事誘騙”成功多了一分可能性,但屆時新一軍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也許他們將要遭受前所未有攻擊。

“17日”

看著委員長,高勝侖思索片刻,然後沉聲說道。

“我保證17日前,新一軍全軍可投入戰場”

“如此,……拜託了”

身銜重命,從邯彰乘機抵達南京的高勝侖無心再覽京城繁華,當晚與先頭乘機抵達南京軍司指匯合後,即搭車前往上海,直奔向京滬警備司令部所在地南翔,而在高勝侖與軍司指乘火車前往南翔的同時,在南京下關火車站,火車輪渡正在將數節火車車廂運過長江,而車廂裡頭戴著蒙皮鋼盔計程車兵大都好奇的看著長江,對於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這還是他們第一次看到耳聞的長江,第一次踏上只存在於地圖上的江南。

8月15日清晨時分,蘇州火車站,在過去的幾天間,這裡是前方與後方的兵站所在,增援上海方向的部隊,從這裡下車,或徒步或乘車前往上海前線,或許在這裡聽不到隆隆的炮聲,但是在火車站附近卻處處充滿了戰時的氛圍。

又是一列列車駛入蘇州火車站,在火車駛入車站的時候,站臺的鐵路工人驚訝的看著車廂後方的平板車上拖載的一門門重炮,那絕不是他們之前見過的野戰,而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