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2章 出征 (第1/3頁)

加入書籤

8月l2日,邯鄲火車站。

此時的邯鄲火車站,完全是一片人海,火車站站裡站外,到處擠滿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人們,在過去的一個月間,邯鄲市的市民們,在這裡一次又一次的歡迎著北上抗日的部隊,而今天,這是第一次,他們在為一支邯彰的部隊送行。

新一軍調出!

從四年前,帶著“紅石嵐大捷”和“長山塔血戰”的榮耀駐防邯鄲,新一軍早就成為了“邯彰軍”每年數以千計的退役軍人安置於邯彰,數以千計的邯彰子弟加入這支部隊,這支“客軍”早已打上了濃濃的邯彰烙印,而現在,新一軍的調出,意味著第一次由邯彰子弟組成的部隊,即將踏上抗戰的前線。

人們沒有理由不去為自己的子弟兵送行,從午夜,直到正午,越來越多的人們聚焦於此,人們手舉著標語、國旗,為邯彰的子弟兵送行,到了正午時分,整個火車站內外完全是旗幟的海洋。

“抗戰必勝!”

“建國必成!”

伴著一陣陣如海‘浪’般的吶喊聲,一隊穿著黃綠‘色’軍裝計程車兵列著整齊從站外走進了站,他們頭戴著鋼盔,肩扛著步槍,嗓間發出一陣陣的的歌。

“起來,弟兄們,是時候了,我們向日本強盜反攻,他,強戰我國土,殘殺‘婦’‘女’兒童,我們保衛過東北,大戰過熱河,紅石嵐,顯‘精’忠,長山塔,血染紅,我們是國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鋒……”

在軍歌聲中,在戰士們整齊的腳步聲中,一隊隊士兵登上了即將駛出的列車,而在士兵上車的時候,在“抗戰必勝”的吶喊聲中,總是不斷的傳來一陣陣喊聲,為親人送行的軍屬們目中含淚的喊著兒子、丈夫、兄長的名字。

在這一陣陣喧譁聲,親人們的告別聲中,集合的口令不斷的響起來,第十連集合、第五連集合……每一次伴著集合聲,總能夠聽到一陣陣的有些揪心的喊聲,每一個人都清楚的知道,一但這輛列車駛出之後,當列車再次停下的時候,也許,他們就向處於殘酷的沙場了,也許,這將是他們的最後一面。

站在月臺邊的韓小武焦急的等待著,他的視線不時的朝著月臺入口處看去,只有軍屬才能到站臺送行,但是直到現在,他的妻子還沒趕過來,她明明來了,在進入火車站的時候,他曾在人君中看到她。

“營長,是時候出發了!”爺了,而是新一軍新一師三團的營長。

“我知道,我知道,”

在應聲時,韓小武扭頭看著營里正在上車的兄弟們,他又扭頭朝著入口處看去,此時他的內心仍然的掙扎著,也許,這一走……

終於,猛的一咬牙,韓小武開始緩步朝著列車退去,但是他的視線依然朝著入口處搜尋著。

“長官,列車就要出發了,請您上車!”

這時,一名憲兵走過來提醒著這位少校。

“謝謝,我馬上就上車!”

看著入口處熙攘的人群,韓小武強撐出一個笑臉,雖然嘴上這麼說著,但腳卻沒有移動尺毫,與此同時,在月臺上,衣袖上帶著“憲兵”袖章的憲兵們以及連排軍官和軍士們則不斷的督促著士兵們上車。

“快,上車,上車!”

士兵們在軍士和軍官的督促中,與親人們做著最後的道別,隨後在親人們的喊聲中轉身登上車廂,在車‘門’邊和親人們道著別。

雖說在過去的幾年間,邯彰的掃盲教育、民團訓練中,不斷的向民眾灌輸著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儘管他們意識到這場戰爭是為國家的存亡、民族的生存而戰,但戰爭總是會有人犧牲,在這個離別之時,豪言壯語卻是無法掩飾離別的痛苦與牽掛,當他們的兒子、丈夫、兄長們要上前線的時候,親情的離別的時候,人們總是會用最傳統的最能表達情感的哭泣為自己的親人送行。

“長官……”

就在一名軍士再次提醒長官的時候,卻看到長官不顧一切的朝著月臺入口處跑了過去,在入口處,一個穿著旗袍的‘女’人的懷中抱著個兩三歲的孩子,那是營長的太太。

“怎麼這麼慢,部隊這就要開拔了!”

從妻子的懷中抱過兒子,雖是責備但語氣中卻又是一副深情不改的意思。

“對不起,對不起,我……”

年青的‘女’孩一邊流著淚,一邊道歉,是她走的太慢了,是她耽誤了……

“來了就好,來了就好!”

左手抱著兒子,右手緊緊的擁著妻子,在這一瞬間,韓小武知道,也許這是最後一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