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0章 戰術與戰略 (第1/2頁)

加入書籤

“白建生啊!”

被白崇禧推上前臺的,在心下暗歎口氣,嘆著白崇禧這位“小諸葛”果然會抓住一切機會來展現他“小諸葛”的智謀,陳誠又不動聲色的看了蔣介石一眼,見委員長並沒有反對,於就介面說道:

“其實大家也都應該知道,這對我們內部來說也不算什麼秘密了。”

陳誠說的是實話,對於軍方高層而言,這並不是什麼秘密,“128事變”以後蔣介石立即開始了籌備淞滬南京杭州一線對日作戰的各項準備工作。而其中一項軍事上的準備,就是命令參謀部立即的大量參謀去上海到南京這一線勘察測量地形,繪製地圖,為未來的決戰做準備。

這些參謀們非常努力,他們連同眾多能力出色的德國軍事顧問們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經過實地勘察和後方詳細研究,他們認為日軍進攻上海的主力應該會從吳淞口和杭州灣登陸,以正面進攻和迂迴包抄的方式擊潰在上海的守軍,然後從太湖的南北方同時西進,分幾路進攻南京。

光是實地考察和紙面上的估計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一個完整的軍事計劃必須透過軍事上的實地演習。自從清末1905年袁世凱的軍演以後,民國基本沒有大規模的軍事演習。至於準備抗日也應該是半隱蔽的事情,不能大張旗鼓,讓日軍有所戒備。

可是為了備戰,委員長也豁出去了。他下令組織陸軍大學第10期全部學員以及中央軍德械師在上海附近的嘉興,乍浦一帶舉行了規模空前的軍事演習。此次軍事演習除了提高官兵戰術素養以外,主要是透過演習修補研究現有淞滬會戰的戰略戰術上存在的缺陷。

此次軍演總兵力約3個師,一方扮演防禦中的國軍,一方自然是扮演進攻的日軍。這麼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是國民政府北伐成功以來的第一次,隨後又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國府參謀部在參謀部總長程潛主持下,由眾多軍方智囊在1937年1月完成了《民國26年度國防作戰計劃》甲乙兩案,由陳誠親自修訂過上呈蔣介石。

計劃裡面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在上海一線的作戰部署和指導思想,裡面包括海陸軍三軍在上海的具體作戰計劃,包括具體步兵每一個師的使用,空軍優先打擊目標,海軍阻攔長江防線的方法等等。動作這麼大,自然的也就不是什麼秘密了,只不過唯一的秘密是執行這一計劃的時間與目的。

“委員長花費幾年的時間來完善這個計劃,其實簡單說來幾句話:全力進攻上海的日軍海軍陸戰隊,讓日軍在上海增兵,無暇顧及華北方面!我們要在上海拖住日本人,讓他把用來增援華北的軍隊全部用在上海,甚至將現在已經在華北作戰的現有部隊也增援到上海來,這樣一來就迫使日軍按照我們的設定的模式來打了,他們也就必敗無疑了。”

在陳誠講解著委員長的計劃時,其他將領並沒有說話,而當翻譯把這段話告知法爾肯豪森之後,他立即詢問道:

“但從一般軍事的角度來說,任何一個國家作戰都要避免兩線作戰。貴軍在北方尚且不能阻擋日軍的推進,為什麼又在上海開闢第二個戰場呢?”

面對法爾肯豪森的詢問,陳誠頗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如果我軍實力不是明顯弱於日軍,能夠在華北抵抗住日軍,我們就無需這樣做。但我軍實力,您也知道,用貴國武器武裝起來最精銳的幾個德械師的戰力尚且無法和日軍甲種師團相當。目前不這樣打的話,我們恐怕就要亡國了。”

隨後陳誠又繼續解釋道。

“中國如欲求得抗戰的勝利,那麼就只能採用層層防禦的持久戰,用三層堅固的防禦體系和日軍鏖戰。這三層的核心是四川省,該省有4000,/‘人口’也就是可以出至少100~j-‘兵員’更是著名的產糧區,可以負擔軍隊的作戰。如果把軍工體系遷移到四川,在開通透過雲南或者新疆到海外的物資援助線路,加上四川省周圍地形全是一夫當關的山地,只要防禦得當,將士用命,日軍是不可能攻下的。所以四川是抗戰的中心,也是民族復興的基地,是最堅固的最後防線。而第二層的就是圍繞著四川省的一圈省份,主要是湖北,湖南,貴州,廣西,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幾省,這幾個省也多是極為適合防禦的省份,地形極為複雜,相比四川來說也好不迅速。況且這幾個省地域也非常遼闊,日軍以百萬兵力想在短時間內佔領這些省份是不可能的。最後一層,也就是最外圈的華北五省,以及沿海附近的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江西這幾個省。

這幾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