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0章 二楊入邯 下 (第1/2頁)

加入書籤

被烏雲籠罩著的天空,透出道道金光,金光揮灑在珞珈山上。

“總裁,楊耿光乘飛機離開武漢了。”

亦步亦趨的跟在蔣介石的身邊,張群謹慎的說道。

楊傑回到武漢,甚至只與家人只見一面,便直接乘機飛往邯彰,在武漢並不是什麼秘密,而現在張群之所以提及此事,正是為了號“委員長”的脈,作為謀士,這既然是他的職責,同樣也是他取信之道。

“耿光去邯鄲,就任第六戰區參謀長,是第六戰區自動提請的,中央只是表示尊重!”

蔣介石只是隨口道了一句,他心知張群想要說什麼,中央直接任命中央將官為“地方”戰區參謀長,總會有一些人說三道四。

“有些人,總喜歡雞蛋裡找骨頭,耿光不帶一兵一卒就任戰區參謀長,又有什麼好顧慮的,再則,地方上有所求,中央難道拒絕嗎?”

想到因為楊傑就任戰區參謀長,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警錫,一陣厭惡感便從他心底湧起。他盯了張群一眼,然後坦然地說道。

“有人想說三道四的,就讓他們說好了,他們要是再在這件事上糾纏,等他時,他們就明白了,若是還有人說三道四,就把部隊調到第六戰區去。”

見委員長有些不快,張群連轉移話題道,而這不過只是的一個話頭罷了。

“總裁,不過就是一些人在那瞎吵吵罷了,不過前陣子,有人指責第六戰區任用親日派!”

意有所指的一勻話,讓蔣介石的眉頭微微一跳,所謂的第六戰區任用親日派,所指之人正是“西安事變”後,被點名要求從政府中除名的楊永泰,那位“親日派”的“頭頭”,但實際上,楊永泰卻只有親日派之名,所謂的親日不過只是奉命而為罷了。

從心裡說,對楊永泰,蔣介石多少總心存些微許虧欠,但在另一方面,雖欣其之才卻又反感其跋扈,也正因如此.在抗戰軍興後,一直隱於家鄉的楊永泰,便被他有意無意的“遺忘”了,以至於在諸人復出之後,楊永泰依然於家鄉“隱居”。

但也正是這種遺忘,使得楊永泰最終接受管明棠的邀請去了邯彰,隨後管明棠以軍務繁忙為由,請辭邯彰行政督察專員之職,並推薦楊永泰為下任候選人,所謂的推薦實際上只是過場,行政院隨即同意,不過楊永泰的親日之名,倒是讓管明棠頗受外界指責,直到轟炸東京後,這一指責才隨之訊息。而對於楊永泰於邯彰任職,蔣介石倒沒有想那麼多,畢竟楊永泰是個人才,既然是人才,就不可能被埋沒的。

但是現在,張群重提楊永泰,卻讓蔣介石的眉頭微微一敏’他隱約猜出張群的意有所指是為何意。

“嶽軍,其它人或許不知道,但你是明白的,暢卿絕不是親日派,他所做一切,無非只為麻木倭寇而為!”

蔣介石當然不會說楊永泰之所以親自是出自於自己的授意,儘管在某種程度上,張群也算是半個親日派,說罷,又把目光投向遠方,輕聲說道。

“嶽軍,真正的親日派,不可怕,最可怕的還是居心叵測之人!”

雖是簡單的一勻話,讓張群覺得他號準了委員長的脈.於是便點頭贊同道。

“總裁說的極是,嶽軍也是如此以為。”說著,張群的話鋒突然一轉。“雖說許多人懷疑楊耿光出任戰區長官部參謀長一職,但嶽軍卻以為,委員長任命耿光為戰區長官部參謀長,倒是為戰區將來抵禦日軍入侵作準備!到時,那些人自然知道了總裁的苦心。”

蔣介石微微一笑,並沒有說什麼,只是點點頭,畢竟讓楊傑去第六戰區,並不是自己主動提出的,現在自然也不便爭功了。

“現日軍欲集重兵以報復第六戰區對東京轟炸,單以第六戰區之兵,顯然是有些薄弱,他時,中央必調兵增援第六戰區,哲勤起於商界,成於政事,于軍界,一無人脈、二無故舊,屆時如何調配協調各地增援部隊,自是問題,而耿光曾任陸大校長、廬山軍官教育團團長,于軍中學生、舊識甚多,想來到時,各地增援部隊,必定會完全服從……”

提及此張群注意到,原本面帶微笑的委員長的眉頭猛一鎖,他便意識到,自己的提醒,委員長怕是聽進心裡了。而此時蔣介石的心底,正如張群所料想的那樣,一時心情卻難以平靜,在動盪中起家的蔣介石,深諳舊中國的統治之道。逢到兇險,他總是跳進池中,先把水攪個混沌不堪,爾後遠交近攻,各個擊破。對手下人的相互之爭,他從不介意,甚至喜歡這樣。他知道這麼些年來,中國再難冒出個與他抗衡的軍政巨頭,這是一個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