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14章 走向海洋 (第1/3頁)

加入書籤

當火車東倒西歪地在軌道上刮刺刺地繞過一處彎曲路段時,車上的一些客人總感覺這列車像是要倒下一般,而在他們的恐懼中,火車像是正直地抖動著自己的車身,在軌道上底下加快了速度,軌道上的鐵輪子有規律地嚓嚓作響。

列車從來都是嘈雜的,南北方言在車廂內回‘蕩’時,各種各樣的小道訊息、個人見解亦在這個“小社會”會中傳播著,人們總是籍此打消漫長旅途的寂莫,對於一些喜歡清靜的人來說,他要麼需要忍受這一切,要麼可以選擇進入包廂,當然這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不過對於達官顯貴來說,他們往往會選擇包廂,而在這列駛往武昌的火車上,有一節車廂,完全被他人包下,在車廂兩端,幾名穿著西裝頭戴禮帽的人坐在走道邊,雙眼警惕看著任何試圖接近這裡的人。

在車廂中的一間包廂內,管明棠則不時的翻看著上火車時,收到的一些報告,而作為他的秘書李直民,則坐在對面,實際上,真正的工作並不多,兩個人此時反而在那裡聊著一些事情。

“先生,我不明白?”

在收過最後一份報告,是一份中國遠洋漁業公司的報告,李直民有些不明所以的說道。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專區不是引導幾十家農村合作社和地主建立了超過三十家養豬場和‘肉’牛廠嗎?為什麼,我們還要支援創辦這家漁業公司?

漁業公司,這是去年公司開始著手組建的一家企業,家在管明棠的建議下,在漢陽鋼鐵公司的主導下由武漢、南京等地士紳出資成立的一家公司,以從事遠洋漁業捕撈,而它的市場並不是沿海或者沿江城市,而是處於內陸腹地的邯彰。

而之所以建立這家公司,是為了緩解專區的“‘肉’食供應緊張”的問題。在新區‘肉’食供應一直都是一個問題,為了保障工人的蛋白質需求,公司一直保證每天每人100克‘肉’食,而後來這些工人們既便是離開集體勞動營,定居新區之後,依然習慣了天天吃‘肉’的生活,再加上收入不菲,所以‘肉’食需求極高,再加上大量喜食‘肉’食的外國人,一天少則200噸,多則三四百噸,過去所需要的豬牛‘雞’‘肉’,可以透過的收購解決,而現在隨著專區農民、市民收入的增加,‘肉’食需求同樣‘激’增,儘管政fu鼓勵農民養豬,但豬的成長需要時間,且數量總歸有限,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專區一斤豬‘肉’能賣3‘毛’5,而在上海、北平還賣不到3‘毛’。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專員公署內一位曾在日本留學的僱員,向專員建議為什麼不能透過發展捕魚業加以解決,而他的理由不僅僅是大海是天然的牧場,在他的報告中更提到了最為重要的一點。

“嗯!魚‘肉’很便宜!”

吸著指間的香菸,在意識到煙巳經燃盡,管明棠便著手把菸蒂按滅在菸灰缸裡。

“在專區,現在一百斤豬‘肉’的批發價是30塊錢,一百斤牛‘肉’是33塊錢,可是在日本,100斤魚‘肉’,只需要15日元,如果折換成國幣的話,也就是8塊左右……”

管明棠有些感慨的說道,以大海為牧場獲得的‘肉’食竟然如此的廉價,在這個遠洋漁業尚不發達的時代,日本的以海洋為牧場每年可以獲得數十萬噸廉價‘肉’食,而無論是過去的新區還是現在的專區,‘肉’食供應一直都是個問題

而那份看起來不怎麼切合實際的報告卻管明棠看到了解決之道,才會使得他把視線投向大海!

“海魚……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吃!”

抬起頭來,看著李直民,管明棠笑了笑。

“是的,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吃海魚,所以,我們的漁船中有一部分,並不是普通的遠洋拖網漁船,而是……。”

笑著,管明棠吐出一個詞。

“遠洋捕鯨船!”

“捕鯨船!”

聽到這三個字,李直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在美國時看到的那本名叫《白餘》的小說,而在他詫異時,只聽到專員在那裡說道。

“像鯨魚、鯊魚、海豹、海豚、海象這些都是海洋哺‘乳’動物,他們的‘肉’食口感類似牛‘肉’,所以,這將是我們遠洋捕撈的重點,你看過那份報告,如果漁業公司以連雲港為母港的話,經隴海駛往邯鄲是786公里,使用冷藏列車,只需要24個小時,便可以沿線將廉價的‘肉’食運往專區大半縣區,從而可以讓邯彰百姓都可以享受廉價的‘肉’食供應。”

廉價!在後世的電視、網路上管明棠看到的新聞是“鯨魚‘肉’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