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31章 藍色的天空 (第1/3頁)

加入書籤

民國二十五年7月,這一天天高雲淡,這是一個炎炎的夏日,在烈日的暴曬下,北方航空技術研究所的試飛機場內卻籠罩著肅穆的氣氛,在停機坪上,頭戴著草帽的技術人員、地勤人員,正在圍著一架銀白色的飛機,似乎正在檢查著什麼,這架銀色的沒有塗漆的飛機在烈日的灼烤下,對映著耀眼的光彩。

這並不是航空技術研究所研製的第一架飛機,甚至也不是第一次“戰鬥機”就在一個月前,“試24一!”已經進行了試飛,不過儘管其大多數指標都達到了技術要求,但是依然有所不足,也正因如此,“試24—2”才會引技所上下近千人的關注,因為這決定著航技所制定的“跨越式”研發是“痴人說夢”還是“技術進步”。

在人群中,袁士騏雖說顯得有些自信,但自信中卻又帶著些緊張,相比之下作為總設計的馮桂連卻是和組內的中外航空工程師們,在那裡談笑風聲聊著天。

“一號機的空重是2864公個重量太大了,翼載那麼高,機動性自然不行!二號機比它足足輕了753公斤……”

機動性,這是一號機最大的不足,在與菲亞特cr。32的模擬空戰中,若是不是靠著503公里的最大時速,再加上飛行員採用一擊脫離的戰術,碰到機動性高,速度相近的對手,絕對會被擊落,儘管它比現在大多數戰鬥機更為優良,但依然無法達標。

“不過他也不是沒有優點,它可以攜帶4枚150公斤炸藥!”

在他們的討論聲中,試飛員黃泮洋自信地坐進座艙。此刻,他心裡既激動又平靜,從三年前於美國回國,加入空軍的要求被拒絕後,他就成為了北方公司的“僱員”先是“俱樂部”的成員,在俱樂部部接受了德國戰術教官的空戰培訓,雖說他也曾駕駛過幼狐,但在他看來,那種簡單的飛機,與戰鬥機相差甚遠,而現在,他終於能夠駕駛國產戰鬥機,但是——這個戰鬥機的效能,能夠滿足戰鬥的需要嗎?

“0號飛機準備完畢,請求引擎啟動。”

又一次,他透過機載電臺與塔臺聯絡著,機載電臺是北方電器公司研製的新型裝備,使得飛行員在空中可以與僚機以及基地聯絡,而不像過去一樣,透過手勢甚至黑板聯絡,而且其是透過喉震傳聲。

“同意啟動!”

接到訊號之後,黃泮洋便伸左手向地勤示意,“嗵!”伴著一聲啟動藥彈的聲響,發動機轉動了,隨著發動機的轉動,轉速錶立即執行著,在引擎的轟鳴聲中,所有人都把視線投向了這架飛機。

“同意起飛!”

隨著塔臺的一聲令下,剎那間,這架銀色的戰機轟鳴向前滑行,速度由慢而快,他的機尾首先抬起,數米後,前輪離地,銀色的戰機如同一支銀色的利箭一般直刺蒼穹……

幾分鐘後,飛機呼嘯著掠過城市上空,進入預定的空域。黃泮洋先瀟灑地盤旋一週,繼而在藍天白雲間做各種試驗飛行動作。新戰機輕捷得像只燕子,先是半滾倒轉,而後又斜斤斗上升轉彎。又一次半滾倒轉,又一個漂亮的斤斗。這一連串動作,迅捷矯健,如行雲流水。新機良好的機動效能讓黃泮洋從心眼裡高興,先前曾飛過“試24一!”清楚的發現,這架飛機的機動性不僅遠遠憂於“試24一!”即便是許多雙翼機也遠不能同其相比,即便是機動性優良的菲亞特cr。32也無法與之相比,實際上,去年下半年公司透過渠道從義大利購進了的l2架菲亞特cr。32之後,黃泮洋就喜歡上了機動性極為優秀且堅固耐用的菲亞特cr。32,甚至就在“試24一!”試飛結束之後,他就曾建議仿製菲亞特cr。32,至於其發動機採用汽油、苯、酒精混合燃料而不是普通航空汽油不適合中國,可以考慮使用bhs一5發動機,其功率增加了一倍,效能必然隨之增加。

他的建議並不是沒有起到效果,2架菲亞特cr。32在過去的一個月中進行了改裝,其中一架只換裝了bhs一5發動機,而另一架除去換裝了發動之外,還對其加強結構及細部改良,同時還採用了收放式起落架,其最大時速從換髮後達到驚人的490公里,機動性級為優良,甚至就是連最初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參與其中的航技所,也有意以其為基礎製造新型飛機。

“要是和試25相比,兩者誰的效能更先進呢?”

在黃泮洋的心裡這麼想著的時候,飛上四千米高度他改為平飛,速度迅速增加,在速度表指越過“500”時,他又一次朝著機翼看去,它的機翼與傳統機翼不同,據說是由埃德加。舒默德那個公司從美國聘請的德裔航空工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