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5章 以技逼人為合併 (第1/3頁)

加入書籤

第145章以技逼人為合併

“嘟……”船至武昌碼頭,在下船後,王佐才朝不遠處的餘名鈺看去,兩人互相展出一個笑容,可心下卻是暗自把對方視為對手,王佐才是中華鐵工廠的總經理,而餘名鈺則是大鑫鋼鐵廠的總經理,而兩人此行來武漢唯一的目的,就是為考察漢陽鐵廠,如果質量可以且價格合適的話,或許會購進自用,可兩人卻沒想到會在這江輪上相見。

“聽說,中國製釘公司的錢總早就到漢陽了!”

在臨出碼頭時,餘名鈺對王佐才丟下這麼一句話,而王佐才只是笑笑,能容自己過來,就不許別人過來嗎?

何止是中國製釘公司,待錢詳標來到漢陽鐵廠的時候,意外的看到了一個老熟人中國最大的制釘公司公勤鐵廠的黃耕伯、丁仁德兩人,甚至還看到了嘉福制釘公司、南洋制釘廠、協成制釘廠、大華制釘廠和新亨制釘廠這些工廠無一不是上海規模較大的制釘廠,還像華成鉛絲廠這樣的拉絲鐵工廠。

“錢總!”

在錢詳標剛進會議室時,管明棠便在距離還有數米時便伸出右手。

“總算是等到您了!”

語中帶著敬意,笑容滿面的管明棠看著錢詳標時,心下略顯得有些緊張,準確的來說,是因為今天的這件事,這應該算是漢陽開廠之後的第一件大事了,在管明棠看來,這件事的成與不成,甚至超過張靜江許諾投資的那家鋼材公司。

眼前的二十一人都是被自己請來的上海的9家制釘工廠以及兩家鉛絲廠的總經理,他們每個月可以生4。9萬桶各種元釘,也就是俗稱的“洋釘”,從兩年前開始,因為上海生產的元釘比進口貨低,在國內市場上佔上風,進口元釘從去力因無競爭能力從民國20年進口i。65萬噸下降到今年的不足三千噸,現在上海的元釘不僅在全國範圍內取代進口釘,今年還向南洋群島以及印度、越南、緬甸和泰國等地出口,而且出口仍然呈增漲趨勢。

而今天自己請他們過來,則是為了說服他們把工廠遷往武漢,畢竟在歷史上,因戰爭倉促爆發,絕大多數工廠未能內遷,這些工廠在抗戰時機器被掠奪不說,而且還淪為的日本人的戰爭機器,現在既然自己來到了這個時代,或許不能改變根本,但至少能扭轉一些事情,當然這也有利於自己。

人道是同行是冤家,可在漢陽鋼鐵公司的這間會議室內,這些同行見了面,那一個個的親熱,原因無他,若非他們同心協力,恐怕很難將外國元釘擠出的上海市場以及中國市場,可以說,正是他們的能力合作,才使得現在中國製釘業呈現出一種順速發展的趨勢。

看見這些總經理們和協理們在碰面時展現的親熱,管明棠便知道自己做對了,朝著一旁坐著的邵寒看去時,面露讚賞之意,漢陽復工之後選擇的第一個合作伙伴是上海制釘業,正是提出的建議,而他選擇制釘業的原因非常簡單,其是中國金屬加工業中,唯一一個依靠自身將外國製造,包括日本低價傾銷鐵釘幾乎完全趕出中國的行業,這其中固然有諸如制釘業利潤低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制釘業內部極為團結,在與外國貨競爭時,他們甚至可以做到分享利潤,以維持小廠的生存,越是團結的行業,越有利於對其進行整合。

面對董事長的讚賞,邵寒只是輕輕點頭,隨後便同公勤鐵廠的丁仁德聊了起來,他們是老熟人,過去公勤鐵釘廠曾透過邵寒採購制釘機,而邵寒不僅賣給了他們制釘機,甚至還誘使德國商人提供了圖紙,正在這一圖紙的基礎上,公勤才得以製造制釘機,並發展成為全上海規模最大的制釘廠。

“丁兄,你覺得的這件事有戲嗎?”

面對邵寒的問題,丁仁德只是笑笑,隨後用眼神示意剛進會議室的錢詳標,然後又看著邵寒說道。

“這事件,最終還是要靠錢總,只要錢總同意,公勤不會有任何意見!”

丁仁德的回答,到是沒出邵寒的意料,或許中國製釘公司的規模不大,但是錢詳標在制釘業擁有的影響力,卻是他人難及的,幾年前,正是他邀請所有人,共同制定了應對日本傾銷的策略,在以低價對低價的最關鍵時,他甚至將家宅以及祖傳的宅院、田地抵押給銀行,獲得上百萬元資金借予他廠,以助他廠渡過難關,正因如此,大家才堅持下來,而曰本釘商意識到大家並不會讓步,同時鑑於元釘利潤微薄,才停止那場兩敗俱傷的戰鬥。

可以說,現在中國製釘業在控制著國內市場時,甚至開始在南洋等地與日商搶佔元釘市場,正是得益於當年他的建議和堅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