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5章 人才難得為已用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65章公司發展受制約人才難得為已用

銅元!

一直以來,制約著公司的發展,制約著管明棠個人財富增漲的就是銅元!

每天放置於北平、天津兩地的老虎機都會為公司帶來數萬元的回報,但那數萬元卻是帳面上的數字,所謂的收入都是銅元。

銅元其制創始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由於晚清貨幣政策制定者的短視和定位失誤,致使新式銅元的鑄造和流通日益龐雜無序,弊病叢生,又因銅元氾濫而導致銅元日益貶值,雖晚清曾試圖收回銅元鑄權,但因民國起義而流產,在民國成立後,因政權不一,地方軍閥勢割據自雄,戰亂頻發,軍需支出龐大,單純依靠傳統賦稅的盤剝很難滿足這各地軍閥的需求,在這種各自為政、中央集權無力的情況下,全國各省紛紛整修舊有造幣設施或新建造幣廠,為籌集軍費擴充軍備,無限制地大量鑄造新式銅元,或者直接利用前清遺留的龍版銅元模具,繼續鑄造“光緒元寶”或“大清銅幣”,在這一過程中,銅元的重量、成色參參不齊,毫無標準可言,造成了幣制混亂的同時,又造成幣值迅速下滑。

儘管早在民國十七年南京政府就為整理金融貨幣,出臺了《國幣條例草案》對銅輔幣加以整理,並在十九年明令禁止舊銅幣流通,但是銅幣的使用並未停止,因新式銅輔幣的鑄造一拖再拖沒有立即鑄造,雖說天津造幣廠鑄發的一分、兩分、五厘銅幣大量投入流通,被預設為法定輔幣,但是舊雜銅元依舊氾濫,仍舊佔據市場主流,各種品質的銅元不僅使得公司在製造老虎機時需要弄出那個六槽老虎機,而且又因輔幣市場的混亂,導致開宏公司面對著銅元兌換問題。

公司於兩地每天收入數百萬枚銅元,這些銅元雖是公司收入,但最終卻需要兌換成銀元,方能真正流通使用,而銅元兌換銀元過程中,因為銅元200至300枚才能換上一枚銀元,而錢莊更是在兌換中層層盤剝,這幾個月,公司可謂是飽受錢莊盤剝,可以說損失“慘重”來形容。

而管明棠之所以會在周作民諸人面前表演一番,就是為了能夠把銅元兌換的業務交給北四行,不再是京城內的大小錢莊,尤其是未來,隨著公司經營市場的擴大,一般錢莊很難滿足公司的兌換需求,能滿足兌換需求的只有眼前這壟斷著北方金融的北四行。

所以,管明棠才會在今天,給他們一個理由,一個幫助自己的理由!

原本便有意對管明棠提攜一二的周作民,之所以會邀請北四行諸人來北方公司,本是為了看看能否給其優惠條件放款,而現在聽管明棠如此一說,在心下汗顏之餘,很自然的想到下屬的彙報。

“哲勤,若是我沒記錯的話,開宏公司每日所得大都是銅元吧!”

銅元!

一聽這兩字,黃奕柱等人的眉頭微微一揚,不過卻未露聲色,只等著管明棠的回答。

“實話不瞞周董,目前,每日公司經手銅元少則數百萬數,多則千萬之數!”

管明棠這話一出,無論是周作民亦或是黃奕柱等人無不是神色一變,他們原本以為經手不過數百萬,可誰曾竟能達到如此之巨,雖說相比平津兩地的流通銀行尚不及半成,但著實已經極為驚人,尤其是數量如此之巨的銅元,居然被一家公司所握。

難怪……

周作民和黃奕柱兩人彼此互視一眼,作為金融業者,對於金融資訊的敏銳,他們遠超過普通人,早在一個星期前,北平、天津兩地的銅元兌價便稍升水3%%uff0c雖說升水不甚起眼,甚至銀行的銅元兌換還曾一度緊張,看來這根子還在開宏公司。

若是……

“不知開宏公司所收銅元兌換由那家銀行所承!”

未待周作民說話,倒是黃奕柱這個可以說是金融外行首先說起話來,雖說作為中南銀行董事長,對於金融他是外行,但黃奕柱還是看到了其中的機會。

不僅黃奕柱看到機會,周作民以及鹽業銀行總協理袁乃寬、大陸銀行總經理許福曬同樣也看到了機會,一個重創平津兩地錢莊業的機會,雖說早年間,錢莊與銀行互為支援,錢業需要藉助銀行業的資金作為短期融通,銀行也需藉助錢業在民間良好的信用,以及錢業暢通的金融資訊來獲得自身發展的機會,但是錢莊業透過——規元銀、行化銀、洋例銀等虛銀記帳本體操縱金融市場,對銀行業利益的損害卻遠大於幫助,而且錢莊業長期利用銀兩和銀元並用局面從中漁利,操作金融市場,甚至刻意操縱銀元市場價格驟漲驟落,不僅導致正經商人為此經常遭受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