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4章 小節不拘成大事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64章小節不拘成大事

重鑄我中國鋼鐵工業!

遠處的話聲傳入耳間,只讓作為旁聽者的高勝侖的眉頭微微一揚,看著那個年青人的目光發生了些許變化。

作為一名軍人,至少曾經是一名軍人的高勝侖,比任何其它人更清楚,現代戰爭實際上就是一場比拼工業化程度的戰爭,在這個工業化程度中,鋼鐵又佔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最簡單的道理就是,沒有足夠的鋼鐵,就不會有足夠的武器,更不可能有足夠的彈藥。

甚至就是此時,即便是東北三省為日人所佔,高勝侖的態度也和其它人不同,一方面,他認為東北邊防軍一槍未放而棄守東北,負東三省三千萬民眾,而在另一方面,他卻又反對中央向日本宣戰。

只可以東北邊防軍區域性應而,而不可現行宣戰。而為何會形成這個觀點,不是因為中日兩國的軍事差距,而是因為兩國的工業差距,相比於早就完成近代工業化的日本,中國實際上仍然是一個農業國,一個相比於幾個世紀,甚至十幾個世紀前,並沒有根本性變化的農業國,這個國家或許可以一時應戰,但倉促決戰絕不可能贏得戰爭的勝利,甚至可能導致國家的滅亡,所以最妥協的辦法就是區域性地方應戰,而中央則加以備戰,如此一來才有在未來持久也好,苦撐也罷,決戰也行的可能,現在……

正因如此,高勝侖對“工業”,尤其是像鋼鐵、機器製造之類的重型工業,變得極為敏感,在初抵北平仍在軍中的時候,他甚至專門在報紙上摘抄有關鐵廠、機器廠之類報道,以此來推測中國的戰爭潛力,可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無人重視工業建設。

而現在,這個原本印象並不佳的年青人卻在那裡大談著“重鑄中國鋼鐵工業”,倒是讓高勝侖對其印象瞬間改觀,而接下來的話,到是讓高勝侖頓時生出知己之感。

“這將來辦鐵廠,雖是為了明棠之私利,畢竟每年數十萬噸鋼鐵進口的現實擺在眼前,一年數千萬的市場,實非商人所能棄,可更為重要的是,國家需要鋼鐵!”

話聲微微一揚,管明棠的語中盡顯激昂。

“現今,中日衝突業已激化,未來中國必將與日本一戰,以復東北國土,此戰將必決以國家生死存亡,我等身為中國人,豈能坐視國家值此大戰而不盡力,中國鋼鐵業,於日人苦心經營來,早於十年前即毀於一旦,可現代戰爭所比拼即是國家工業實力,現在鋼鐵不足,尚可進口,若他日,中日決戰,日本艦隊封鎖我港口,我國從何處進口鋼鐵?沒有鋼鐵如何生產武器彈藥?所以,明棠才想辦這鐵廠,一為已富,二濟國需!”

聽著那接連的反問,在眾人沉思之時,不知不覺走近的高勝侖臉上盡是驚訝之狀,他沒想到這個商人,竟然會有此眼光,要知道在國內,很少有人有如此遠見,甚至……就是這石景山鐵廠,他在初來北平時,亦曾上書上峰,希望能夠注資重辦,一來是其贏利可補充撤入關內軍隊所需,二來鐵廠復工,可為兵器製造提供充足原料,至於三,北平綏靖公署可以鐵廠為目,招攬流亡關內兵工人才,重建兵工廠。無論於國於私重建石景山鐵廠,可謂是隻有益處,而沒有一絲壞處,可出乎高勝侖意料的是,那份報告遞交之後便石沉大海不說,甚至還因為他不停指責少帥應該為東北軍坐失東三省負責之類的話語,而成為第一批裁撤人員。

而現在,聽著這麼一個商人的言語,在高勝侖生出知己感之時,又在心下感嘆著公署諸人皆不如眼前這一年青商人,甚至……可這樣一個年青人,為什麼非要弄那個坑人的老虎機的生意。

在管明棠的一番告白之後,眾人看著管明棠的目光不可不謂之複雜,甚至看著那鍊鐵高爐的目光亦隨之複雜。

“哲勤,你應該知道……”

拄著柺杖,黃奕柱這位中南銀行的董事長不無認真的說道。

“各國洋行於國內鋼鐵製品數十年,鋼鐵市場競爭激烈,各國又行以低價傾銷之策,這辦鐵廠,不定是要虧本的!”

浸淫商業數十年,黃奕柱非常清楚,從歐戰之後,全世界的鋼鐵業日子都不好過,各國一個盡的向中國傾銷鋼鐵,那麼大的漢陽廠不也是撐了幾年,說垮也就垮了,鐵廠難辦啊!若是好辦的話,又豈能輪到他管明棠這個後生晚輩。

“多謝林翁提點!”

面帶微笑,管明棠卻是指著遠處的廠房說道。

“鐵廠不贏利,可以他業彌補之!”

戲!

終於,現在今天的這場戲進入了高潮,望著似有所思的諸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