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5章 日人野心謀已定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55章日人野心謀已定為得明日尋他人

“宅口,你不懂。”

又是一聲長嘆,深田太郎用語重心長的口吻教導著後輩來。

“日本現代紡織業起自“明治維新”時代,當時政府透過大力推行“殖產興業”等政策,使其現代棉紡織工業取得飛速發展,在逐步奪回被外國產品佔領的國內市場的同時,開始積極準備向進行輸出。直到日清戰爭後,透過獲得特權,日本棉紗、棉布才進入中國市場。從19世紀末直至歐戰爆發前,日本棉製品生產額中的40%%u51fa口海外市場,而中國幾乎是唯一的市場,日本綿紗由此取代了印度棉紗在中國市場上的主導地位……歐戰後,儘管日本紡織業成功的佔據了亞非拉美市場,但是在歐戰期間和戰後急速推進的中國紡織業卻使得日本紡織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為了避免我國喪失之前高度存在的中國市場,由此才有了長達十年的對華棉紗傾銷。”

作為一個來華二十年的老人,深田遠比宅口這個年青人更瞭解日本紡織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性,也更瞭解商戰的殘酷。

“十年的對華傾銷,儘管日本的紡織業引進了大量的先進紡織技術、紡織裝置,大大的降低了生產成本,但是,如果沒有政府的對華出口特殊退稅補貼,實際上,我們的紡織企業還是虧本的,對華棉紗出口,只不過是勉強維持成本罷了,而在過去的十年間,大量的中國紗廠倒閉,這說明我們的傾銷政策起了作用。唉!十年之功,方才有今天恆源、北洋兩廠的倒閉易手!”

恭聽著社長訓導的宅口再一次深鞠首答道:

“可是,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之前不也向中國人出口紡織裝置,幫助他們改造裝置嗎?”

顯然宅口還是不太理解,知道對年青人應該多提攜的深田嘆了口氣:

“現在,長達十年的對華傾銷不過只是初見成效罷了,國內計劃準備進一步加大對華傾銷政策,從而徹底瓦解中國本土紡紗業!自從日本佔領東三省之後,中國就興起了抵制日貨的浪潮,可是對棉紗業卻沒有任何影響,你知道為什麼嗎?”

回過身,深田看著宅口說道。

“中國民眾固然可以抵制日貨,但是商人卻是逐利之徒,他們即便是參與到抵制之中,但抵制卻無法長久,一是因為中國紗比日本紗貴,二是大量傾銷導致紗廠破產,使得其產能有限,所以,他們只能購買日本紗,要知道,日本紗織出來的布和中國紗織出來的布是一樣的。”

抬眼看著社長,宅口依然不太明白,這和他們拒絕幫助恆源、北洋改造機器裝置有什麼關係。

“關稅自主!”

深田太郎直視著宅口。

“五年前,美國率先與南京政府簽訂了《中美關稅條約》,隨後歐洲各國跟進,中國開始實施關稅自主,儘管當時我國曾表達了異議,理由是中國並未裁撤厘金,但最終我們還是在兩年前,同中國簽定《關稅協議》,早在與我國簽約之前,中國即已提高關稅,而去年,南京政府挾中原大戰勝利之威,號稱與民生息,將因鎮壓太平天國而創造的厘金取消。此項稅收當時總額達1。3億元之巨,事實上造成收支之失衡,財政部長宋子文乃在當天將進口稅率改為16類647目,最高稅率達50%%uff0c至少明年五月,《中日關稅協定》期滿,介時,以南京政府待日之敵意,勢必將即行修改進口稅則,以此限制日貨傾銷從而保護本國工業,界時我國製造業必將損失慘重……”

社長的話只讓宅口神色微微一變,在帝國大學讀書時,他的老師就曾以中國的關稅自主為課題研究中國關稅自主後對日本製造業的損害。

“那……我們這麼做是為了……。”

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深田太郎有些冷酷的說道:

“不管怎麼說,日本都無法阻止中國關稅自主的決心,因此,如何儘可能的保持日本企業的在華利益,就成為全日本商界不得不考慮的事情,所幸的是,在歐戰日本境內迅速發展起來的紗廠嚴重的產能過剩,只得選擇透過對華資本輸出的方式,避免國內資本過剩,儘管初時是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和原料,就近生產銷售,但現在這卻是避開關稅保護的唯一選擇,十年的努力使得在華紡的紡錘數佔中國境內總數的五分之二,固然直接投資是保全恢復中國市場的唯一辦法,但是”

看一眼宅口,深田意味深長地說道。

“如何徹底摧毀中國紡紗業,以日資在華紡壟斷中國棉紗供應,才能最大限度的確保日本企業的利益,而現在,距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