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91章 新思路 (第1/2頁)

加入書籤

吃過飯,張司九和招銀就在徐氏的帶領下,去找顧大嫂。 一個村子還是很大的,而且,還會分成好幾個聚居點,並不是所有人都聚在一起,扎堆修房子。 這邊管這種小聚居點,要不叫xx院子,要不就叫地名,什麼石墩子,河灣子。 通常叫xx院子的,那都是一個小家族。由最開始的一戶人家,開枝散葉,生兒分家,再修房子,最後組成一個大院落的。 顧大嫂住的地方,就叫王家院子,這邊的男人基本都姓王。往上數,都是一個祖宗下來的,沒出五輩。 這樣的地方,通常沒人敢來鬧事找麻煩,因為喊一嗓子,那呼啦啦衝出來的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給你臉糊得睜不開眼睛。甚至偷雞摸狗那些人,輕易也不敢往這裡去——萬一被逮著了,人家悄悄弄死你扔河裡,誰也不往外說,那都是有可能的。 就算不弄死,按住打個半死再送官,更是常規操作。 而像張司九他們那樣的,算是散戶。多是分家分出來,和本家關係不太好,或是不太想參合大家族,宅基地特地挑得遠的,或者就乾脆是祖上剛搬過來不久。 當然,住了兩三代人後,其實都是一樣的。 不存在什麼外來戶不外來戶的。 顧大嫂家住在王家院子深處,張司九看著這一大片連在一起的住宅,第一次感受到了家族的力量——嗯,感覺這是一個不敢輕易鬧事的地方呢! 來開門的顧大嫂,一看見徐氏,還有點驚訝:「徐妹子,啥子風把你吹來了?我就說,今天喜鵲一直叫喳喳的,原來是有稀客上門!快進來快進來!」 說完就把徐氏她們三個往裡讓。 對於這種熱情又會說話的人,很難讓人產生什麼不好的第一印象。 徐氏跟顧大嫂轉眼間,就已經熱絡又客套的來了三個回合的互相恭維。 張司九和招銀站在旁邊聽著,簡直可憐無助:插不上話,不知道手腳往哪裡擺。 最後,顧大嫂招呼大家坐下,又讓小女兒衝糖水來給大家喝。 徐氏這才說起了正事兒:「顧大嫂,今天我也是有件事情想來麻煩你。就是不知道該咋個開口,怪不好意思的。」 顧大嫂一聽這話,立刻一拍大腿,「嗨」了一聲後,還責怪埋怨起了徐氏:「你看徐妹子你這話說得,有啥麻煩不麻煩的?一個村裡的,你家男人還幫了我們這多,你們家的事情,就是我們王家的事情!你只管說!我只要能辦得到,保準給你辦得妥妥當當,漂漂亮亮!」 那樣子,當真是熱情又幹脆,頓時就讓人情不自禁的對她的好感度更加飆升。 徐氏也沒繞圈子,直接就把想找人承包自家插秧這個活的想法說了,末了還不忘恭維一下顧大嫂:「我知道顧大嫂認識人多,人緣好,所以才想著請您幫幫忙。畢竟這個事情,除了您,別人還真的辦不了。」 顧大嫂被這麼一恭維,顯然很舒坦受用,笑容都燦爛幾分,嘴上卻要謙虛:「我就是個鄉下婦人,哪有那麼厲害。」 「不過,這個事情,我一時半會也不知道能不能辦成,這樣,你讓我明天問問,最遲明天下午,我就給你一個準話。行不行?」顧大嫂很乾脆,一聽這話,就讓人覺得她很乾練。莫名就讓人覺得靠譜。 張司九覺得,顧大嫂除了的確是爽快乾練的人之外,能這麼幹脆,可能主要原因是因為心裡已經有數了。 徐氏一聽這話,大喜過望,連聲跟顧大嫂道謝。 顧大嫂也是連聲說沒啥子沒啥子,又熱情地把她們三個送出了王家大院子,還招呼張司九多過來玩兒——雖然這邊離得太遠,基本這個事兒就不太可能。 但這麼熱情,誰能不喜歡呢? 回去的路上,張司九跟徐氏感嘆:「怪不得顧大嫂人緣好,那也是有原因的。」 徐氏也連連點頭:「那肯定是。我就沒那個本事。有時候,你還不得不服氣。」 招銀也跟著說了幾句:「顧大嫂靠這個人緣,坐在家裡就能掙錢,的確是厲害人。」 一路回家,楊氏還沒睡,聽徐氏說了,她也覺得顧大嫂估計是想到找誰了,當下心裡大定。 於是,一家人安心的等著第二天顧大嫂的訊息。 顧大嫂的確是乾淨利落,第二天中午剛吃過飯,就過來了。 當時張司九正在看藥典,聽顧大嫂過來,就去看她怎麼說。 顧大嫂沒兜圈子,開門見山道:「事情已經辦妥了。人找著了。是我家男人的堂兄弟的媳婦,幹事很勤快,她孃家嫂子多,找她們來,一天就能給你家的地弄完。你們家地已經灌好了?灌好了,明天就能來弄。」 這可真讓人驚喜。 徐氏連聲道:「已經灌上了,明天就能弄!」 早點把秧插好了,早點就能放心。 張司九也覺得顧大嫂的確有些本事。 下一刻,顧大嫂就問起了報酬:「不過,錢怎麼算?這個時候正是農忙,她們掙點錢也是不容易——」 錢是早就家裡定好的,所以顧大嫂一問,徐氏立刻就道:「咱們這個按地算。我們家的地,一共是五畝地,一畝地一百個錢,一共是五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