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14章 為何讀書(10月月票200加更) (第1/2頁)

加入書籤

驚訝過後,楊縣令問了張司九一句話:“女子又不能考功名,你為何要讀書?” 張司九坦然道:“為了不當睜眼瞎,為了也能讀懂書本上的話。我想學醫,卻發現醫書根本不懂,光靠師父教導,還是太難太慢。而且如果我將來想要記下我的心得體會,那不會讀書寫字也不行。” 楊元鼎脫口而出:“我可以教你啊。” 而且不是一直在教? 張司九噎了一下,最後不得不實話實說:“元鼎你也沒比我好多少啊……而且,你還有你的事情要幹呢。不能天天過來教我的。” 楊元鼎感覺膝蓋一痛,頓時無言反駁:都是穿越來的睜眼瞎,我的確也沒好到哪裡去…… 楊縣令也感覺臉皮有點兒發燒:聽聽九娘這話!人家都知道三郎的水平了! 最後,楊縣令忍不住狠狠地瞪了一眼小兒子:還是得打!不打不成器!瞧瞧人家九娘多聰明!你還比人家大三歲!白吃了三年的飯! 徐氏和張小山在一旁,又有點尷尬,又有點兒覺得對不住楊三郎。 最後徐氏只能呵斥張司九:“九娘,怎麼說話呢!三郎那麼能幹聰明,你這樣說他,忘了他怎麼幫你的了?” 張司九老老實實認錯:“我錯了,我不該這麼說的。我主要覺得不能太麻煩他了。總不能讓他為了我,去專門讀書學習吧。他研究農具研究得多好啊。我怎麼能耽誤他呢?” 楊元鼎斜睨張司九:我已經知道你內心對我的嫌棄了。你暴露了。我已經不相信你了。我們的兄弟情,破裂了! 結果下一刻,楊縣令就樂呵呵說了句:“其實我倒覺得九娘說得對,這樣吧,三郎反正也是要讀書的,九娘你去旁聽還要交錢,不如跟著三郎一起學。還能敦促敦促他。我就不信了,他要是比你學得差,他還能好意思玩?至於農具——每日半天讀書,半天研究農具,也不耽誤。” 反正,農具要研究,學也是要上的! 楊元鼎的腦袋一下就支稜起來了:!!!一起上學?跟我好兄弟一起上學?真的假的?這不是就有了光明正大交(一)流(起)學(玩)習(耍)的機會了嗎?!老楊你別反悔啊! 然而張司九聽了這話,還有點為難和不好意思:“那怎麼能行呢?那多不好意思啊!要不還是算了吧!” 楊縣令擺擺手:“就這麼說定了!” 然後楊縣令就心情愉快地去找媳婦說這件事情了——他迫不及待要和媳婦分享一下他剛發現的育兒小妙招! 這一刻,楊縣令邁出去的步伐,那都是自信又得意,覺得自己萬分英明的步伐! 張司九眨了眨眼睛,看向楊元鼎:“我也不好白去上課,這樣,以後我天天給你帶肉夾饃和菜當學費?你想吃什麼,只管提,我保證都滿足你!” 說完張司九還看一眼徐氏:“二嬸,對吧?” 徐氏已經是懵得不行了,幾乎是下意識點頭:“對對對,沒錯,沒錯。三郎你想吃什麼,只管跟我說。二嬸給你做!” 楊元鼎連連點頭,“然後放假時候我就上你家那邊玩去!鄉下好多好玩的!” “沒問題。”張司九大包大攬的同意了。 楊元鼎擠了擠眼睛:好兄弟,老實說,你是不是一開始就打的這個主意?! 張司九淡定眨了眨眼:那當然。不然青黴素怎麼研究? 於是,楊元鼎就自己掏出了502,把碎裂的友情自己粘好了,並且單方面再次宣告:我們的友情,天長地久!. 接下來,楊元鼎快樂回家,而張司九他們也帶著半扇豬肉回去。 因為牛車大小有限,因此徐氏和張小山兩人都沒好意思上車,只讓小松小柏還有張司九和楊氏上了車——他們腿腳慢,怕跟不上牛車速度。 而且,因為還有里正兒(本章未完!) ) 子以及其他幾個村裡人在,徐氏和張小山誰也沒有提起賣豬蹄和張司九讀書這個事情,只是和其他人說笑。 張司九發現了,今天的村民們,個個都十分熱情。甚至平時不怎麼熟悉的人,也會湊上來說話,比親戚還要親戚的感覺,好像兩家人交情多麼深厚。 而且他們的話題離不開養豬這個事情。 大家的心思,簡直是再明顯不過了。 雖然有點兒覺得好笑,但張司九也十分能理解:對於鄉下人來說,養豬,不僅能賣錢,還能讓自家吃上肉,如果養的豬,都能像胖墩那樣肥,那一家人的日子都能好過一點。他們肯定會在意的。 好不容易到了家門口,里正兒子幫忙將豬抬進去,也沒多留,謝絕了徐氏說的割一條肉帶回去吃的提議,匆匆就回家去了。 徐氏提著刀,跺腳埋怨張小山:“你咋個沒攔住人呢?人家幫了我們忙,又是里正家的,怎麼也該拿點肉讓人回去吃的!不然,顯得我們多小氣!” 張小山只覺得無辜:“他不要,還跑得跟黃鱔一樣,我哪攔得住?總不能按在地上吧?” 徐氏瞪張小山:“反正要用上你時,你就理由多!” 說完回去把菜刀又放下了——倒不是不著急分肉,而是她懷裡還揣著十兩銀子呢!那沉甸甸的重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