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6章 八月節 (第1/2頁)

加入書籤

楊氏看徐氏推辭,就板了臉:“你哪裡來的錢?修豬圈錢都掏空了,最近買肉還多,你上哪去有錢?再說,你的錢是你的錢,這個是我對親家的一點心意。” 說完這話,楊氏又看一眼張司九:“你也買點東西,去給你舅舅和外家公上個墳,往年都是你爹孃去,現在……叫你二叔提前陪你去一趟。” 說完,她嘆了一口氣,不知怎麼想到一句老話:麻繩專挑細處斷,黴運只找苦命人。 張司九的娘,本來是有個兄弟的,結果沒等娶上媳婦,連上老爹老孃,吃了不乾淨的東西,上吐下瀉的,沒要三天,都去了。 那時候,喪事還是他們家幫著料理的。 張司九一直納悶為什麼自己這邊就沒個舅舅姨媽的,這會兒聽見這話,還有啥不明白的? 她不動聲色:“嗯。那二叔到時候陪我跑一趟。小南瓜太小了,過兩年再帶她去吧。” 張小山也應一聲,轉頭吩咐徐氏:“那你記得把東西買上。” 楊氏點點頭。隨後說起八月節家裡又怎麼過,最後就說到了買月餅。 是的,這年頭已經有月餅了,但花樣不多。 張司九心中一動:月餅啊…… 然後她就死了心:一聽就知道很賺錢,可惜我不會。 一時之間,張司九竟然覺得有點心痛到無法呼吸——錯失一大筆錢財!一大筆! 一家子熱熱鬧鬧說完了八月節怎麼過,但其實八月節還有足足的半個多月。 徐氏顯然也是真沒錢了,曬穀子事情就直接交給了楊氏和張司九,自己開始琢磨怎麼掙錢。 張司九雖然不會做月餅,但卻想到了另一個掙錢的辦法,也和中秋節有關係。 中秋節嘛,一家人團團圓圓熱鬧的日子。 人多聚在一起都幹什麼?無非就是喝水嘮嗑吃瓜子,煮飯吃飯收拾桌子。 通常這個時候,往往是人們最捨得花錢的時候:月餅,瓜果,零嘴,雞鴨魚肉—— 張司九甚至想起了哪怕在醫院病房裡,只要是度過了生命危險的,病患家屬也會在這一天,儘可能的把飯菜弄豐盛一點,帶上月餅和瓜果過來吃。有時候還會給他們醫護人員塞一點。 所以,張司九覺得,這個時候退出滷味是最好的時機。 滷什麼呢?滷肉,滷肥腸,滷雞,滷鴨,還有各種鴨腸鴨心,鴨爪子雞爪子,排骨,豬耳朵—— 只要鍋夠大,什麼都能滷得下! 甚至肉菜膩了,還可以鹵素菜! 蓮藕,海帶,雞蛋,豆皮—— 張司九跟徐氏提了一回,徐氏猶豫片刻,咬咬牙就拍了板:“咱們明天就試試!” 甚至她還動用了楊氏給的那點錢。 看得出來,徐氏是真沒錢了。 張司九手裡有,也給徐氏了,但徐氏不想動,都存起來了。 反正決定做滷味賣的第二天,張司九和徐氏一起去縣城賣滷蛋,賣完了滷蛋,就去買肉。 這年頭,雞爪子鴨爪子這些零碎東西可不好買。 人家買鴨子買雞都自己直接買一整隻走,除了鴨毛和鴨血,其他的都是要帶走的。 所以,張司九和徐氏,只買了一隻雞和一隻鴨,也不讓人家幫忙殺,直接就活的拎走。 然後,兩人直奔豬肉鋪。 豬肉鋪裡可以供人選擇的東西就多了:豬心,豬肝,豬肺,豬大腸,豬蹄子,豬尾巴豬耳朵,豬臉,排骨,五花肉—— 徐氏問過價後又討價還價一番,這才咬咬牙買了豬心豬肝,豬肺,豬大腸和豬蹄,豬尾巴和豬耳朵,外加一扇排骨,並一條五花肉。 就這,已經去了一大半的本錢。 其中那條帶肥的五花肉,是最貴的。 至於豬下水這些,倒便宜。 徐氏帶來的兩個籃子,差點都不夠裝。 最後徐氏一手一個沉甸甸的籃子,張司九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匆匆忙忙的趕回家。 然後就是一頓忙活——豬下水便宜,但處理起來最麻煩。 尤其是豬大腸。 張司九用草木灰洗了足足三遍,才覺得味道差不多沒了,然後又用溫水揉了好幾遍,確定乾淨了,這才送去焯水。 至於豬蹄和豬耳朵,也是要仔細清理的,一個是刮毛麻煩,一個是豬耳朵洗不好,就會有味,需要仔細給豬耳朵孔掏乾淨才行。 光是這些活,張司九和徐氏就足足忙活了一整個中午。 楊氏看著兩人忙碌勞累的樣,啥也沒說,主動承包了做飯的事情。 就連小松小柏也老老實實放鴨子,餵雞餵鴨,還幫忙燒火看鍋。 至於張小山:他今天去衙門報到了。 畢竟,這個去衙門的差事,他也怕夜長夢多,所以秋收剛忙活完,他就把這個事情惦記起來了。 吃過中午飯,張司九和徐氏就支起了一口大鍋,開始熬滷湯——這口鍋,還是專門新買的鍋。 鐵的,皮是薄了點,但真的很大,能把一個七八歲小孩直接團一下放進去,都不算擠那種大。 徐氏還專門用土磚給這一口大鍋,在煮豬食的棚子裡給弄了一個簡陋的灶。 滷湯是單獨先熬出味了,才放材料下去滷的。 在那之前,張司九先將那隻肥嘟嘟的雞和五花肉,並四根大棒骨丟下去熬。 滷肉嘛,還是得有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