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5章 四目相對 (第1/2頁)

加入書籤

楊元鼎分分鐘就把張司九賣了。 不過,周氏可沒笑。 周氏反而是陷入了沉思:“九娘這個二嬸,想得很周到。” 楊元鼎表示不太能理解:“可是司九太小了吧?而且那個虎頭我前兩天也見過,太靦腆內向了,說實話,我覺得他配不上司九。” 而且,他心裡也是預設張司九將來肯定要幹出一番大事業的。 周氏替楊元鼎看了看手指:“選夫婿可不是看這些。九娘父母雙亡,如果將來想要尋常婚嫁,只怕是要被挑挑揀揀。甚至嫁過去,很可能還會磋磨。因為她沒有靠山。雖然有堂兄弟,但畢竟不是一個娘肚子裡出來的親兄弟。” “九娘這個二嬸,想把九娘嫁到自己孃家,可見是真心替九娘考慮。這樣一來,看在她面子上,九娘嫁過去,都不會被欺負。”周氏溫柔的替楊元鼎吹了吹手指頭:“你也長大了,不該再像是個孩子一樣看事情。” “這個事情,是九娘告訴你的?”周氏有些好奇:“九娘自己覺得如何?” 按說八歲的孩子而已,應當什麼都不懂,但周氏覺得,如果是張司九的話……沒準真有主見的。 楊元鼎眨了眨眼睛:“司九跟她二嬸說,她將來如果可以坐產招婿,比嫁出去好。” 周氏頓了一下,隨後就樂了:“九娘果然有自己的主意!可不是麼,如果有條件,她這樣的情況,坐產招婿是最合適的!這樣就不怕別人欺負她了。” 自己當家,當然是比嫁給別人低頭討生活強了不知多少倍! 周氏感慨:“九娘真是個有主見的好孩子。這麼能幹的孩子——” 她嫌棄的看一眼楊元鼎:“你連人家九娘一個手指頭都比不上。還好意思擔心有未婚妻。就你這樣,誰敢把女兒嫁給你?還退婚?怎麼的,你還想當和尚去?” 楊元鼎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腦袋,瘋狂搖頭:雖然我不想隨便結婚,但我也不想去當和尚啊! 不過,聽到周氏這麼說,楊元鼎還是鬆了一口氣的:“娘你說得對,我這樣,怎麼配有未婚妻!” 他放心大膽的走了。 周氏微微眯起眼睛,總覺得這個兒子不對勁。 晚上,周氏就把這個事情跟楊縣令說了。 楊縣令也先為徐氏的用心讚了幾句,而後才點出納悶的地方:“這種事情,九娘為什麼要和三郎說?三郎又為何如此在意?” 周氏點點頭:“我也覺得納悶。不過,九娘說這個事兒,也許也是隨口說起。但是三郎這個態度……三郎馬上也要十三了。” “你是說——”楊縣令目光浮動,多少有些震驚:“不能吧?三郎這個樣子,我瞧著還是和從前沒什麼區別。” 周氏卻道:“雖然看著沒區別。但他對九娘,的確是不同的。也格外在意些。我瞧著他今日得知自己沒有未婚妻,很歡喜。長鬆了一口氣的樣子。” 楊縣令噎住了。 夫妻兩人四目相對良久,周氏才緩緩開口:“其實,拋開別的,九娘也不錯。比起東京那些貴女,倒更對我胃口些。她一看就是能把家裡過得好的人。三郎不是長子,娶妻要求其實也沒那麼高——” 楊縣令實話實說:“我倒是害怕三郎配不上人家。他那麼一副不務正業的樣子,實在是叫人擔憂。” 周氏猶豫片刻:“那就只能多給些聘禮了。” 楊縣令嘆氣:“只能如此了。” 夫妻兩人又一次對視,隨後楊縣令反應過來:“咱們現在說這個,是不是太早了?九娘才八歲?而且萬一人家看不上三郎呢?” “盡人事,聽天命。”周氏言簡意賅:“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儘量關係親近些。至於其他的,等等也不著急。” 楊縣令點頭:“對,還是夫人看得長遠,想得細緻。” “能不想嗎?”周氏一臉憂慮:“大朗走文科舉,二郎走武科舉,唯有三郎,讀書不行,習武也不行,他將來,恐怕只能做個普通人。他的婚事,最難辦。高了,恐被岳家嫌棄,受人冷眼,夫妻之間也難和睦。低了,我怕他到時候同大郎二郎一比較,難以平衡。” 楊縣令一時之間不知說什麼好,最後才道:“我看他最近,其實也算知道認真和上進。” 就是努力的方向不對。 周氏何嘗不知?當即猶豫片刻,說了自己想法:“我本想讓他慢慢被九娘激勵,但如今看來,或許應該讓九娘勸一勸他?” 楊縣令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最後,他磕磕巴巴反問周氏:“能行嗎?” “不知道。”周氏很篤定:“反正死馬當成活馬醫,我們兩個的話,他肯定聽不進去。” 楊縣令略微有些心塞,但依舊覺得老婆說得很有道理。 於是欣然接受。 楊元鼎已經連著打了七八個噴嚏了。 負責照顧他起居的丫鬟在外頭聽著,忍不住關切問了句:“小郎君,要不要請個大夫來?” 楊元鼎毫不猶豫拒絕了:“不用,不用!” 但他揉了揉自己的鼻子尖,疑惑地想:難道我得了鼻炎?不行,回頭我得去問問司九。 而張司九當然也不知道楊家發生了什麼,此時此刻,她已經準備睡覺了。 每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