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9章 魚湯麵疙瘩 (第1/2頁)

加入書籤

有了楊元鼎送來的糖,張司九當然是事半功倍了。 第一天賺的錢,加起來一共是一百四十多個,這還是拋開了成本的淨利潤。 張司九將一百個錢拿給了徐氏,讓徐氏存著修豬圈。 然後晚上吃過飯,忙完了小南瓜,早早就睡了。 這一天是真的累狠了,她可以說剛一躺上床,閉上眼睛,整個人就睡死了過去。 而徐氏卻想著張司九說的那個話,翻來覆去睡不著。 張小山在旁邊呼嚕打得震天響,氣得徐氏踢了他一腳:“就知道睡!” 這一腳,差點沒把張小山給踢下去。 張小山自然醒了,只是人還不清醒:“大半夜不睡覺這是幹啥呢?” 徐氏又撞了張小山一下:“今天九娘說了些話,我覺得還挺有道理的。” 張小山壓根沒過腦子,只是半夢半醒的附和:“有道理還不好?” 徐氏乾脆坐起來,又把張小山也搖起來:“我跟你商量個事兒。” 張小山只好坐起來,但內心還想繼續倒下去睡。只不過媳婦的話,他還是不敢不聽:“啥事兒?咱家不都是你做主?” “你是死人啊?”徐氏氣得掐了張小山一把:“我啥時候就一個人做主了?你這話讓人聽著,還以為我多兇悍呢!” 張小山把“難道不兇”嚥了回去,乾笑了一聲。拿出了一貫的裝糊塗大法:“我說錯了我說錯了。” 徐氏也消了氣,跟張小山說起修豬圈的事情:“本來我想把這個錢存起來,但九娘說得對,如果多養兩頭豬,到時候賣了,也就回本了。而且九娘那麼小,就想得明白這個道理,還那麼幹勁兒足。咱們當大人的,難道還想不明白?” 張小山終於清醒了一點:“你想修豬圈啊?” “嗯。”徐氏有些發愁:“可咋和娘說呢?” “就說看見有人養豬賺錢了。”張小山平時雖然沉默寡言,但真有事兒了,那也不會裝傻:“娘不會多問。問就說是我在縣衙裡聽到的。準沒錯。” 他難得話多了一點:“就咱們兩個,家裡四個孩子,是有點吃力。不想辦法多賺錢,將來日子不好過。就是辛苦你了。” 張小山是真的心疼媳婦,而且還心裡頭有些愧疚:“這些天,又是小南瓜,又是幫九娘,家裡還有這麼多活——回頭殺只雞,你好好補補。晚上魚你都沒捨得吃幾口。” 徐氏聽見丈夫關心自己,心裡甜滋滋的,倒是一點不覺得累了:“家裡遇到這個事兒了,也沒辦法。總不能真把九娘和小南瓜舍了。至於累,我看九娘比我還拼呢。她的心思我明白,可我這心裡啊,總不是滋味。她才多大啊!” “懂事好。”張小山話簡單,但理不糙:“現在吃苦頭,將來才能享福呢。” 老一輩的人,不都說是先苦後甜? 張小山也有私心:“而且九娘懂事,你也省心些。不至於那麼累。” 再怎麼說,八九歲了,也能幹不少活了。 徐氏嘆一口氣:“就是因為懂事,才心疼啊。” 不懂事的孩子,那是因為有人慣著。可哪個懂事早熟的孩子,不是因為沒人慣? 張小山也沉默了。 他一下下的抹腦門,好半天嘆了一口氣:“大哥或者大嫂哪怕還有一個在,就好了。” 徐氏也沉默了。 最後,她躺下去,說了句:“修豬圈!你掙的錢,加上九娘掙的錢,忙完了就修!正好修完了,也要收穀子了。順便把院壩也平一下。咱們幾個屋也翻一翻,補一補,現在都有點漏雨了。” 說起幹活,張小山心裡反而一點不怕,頓時就放鬆下來。 他順勢躺下來:“行,到時候我叫二狗幫我幹兩天。管飯就成。幾天就弄好了。他回頭幹活,我再去幫忙就成。” 夫妻兩個人這才都閉眼睡了。 第二天早上,大家又一次起了個大早。 尤其是張司九,徐氏還沒起,她就先起了。 等徐氏起來了,她都熬好了飲子,準備煮粥了。 不過,徐氏卻道:“今天不吃稀飯,昨天晚上還剩了魚湯,今天煮魚湯麵疙瘩吃。” 說完,徐氏就拿出陶盆,從面口袋裡用碗舀出兩大碗的麵粉來,準備和麵。 這年頭,因為磨面技術問題,所以看上去麵粉並不是潔白的,而是反而發點點灰,看起來有點暗沉,而且細膩程度也沒有那麼高。 因此這邊都管麵粉叫灰面。 誰家要用灰面了,直接用麥子去跟磨坊換就行。 徐氏揉麵,張司九在旁邊燒火加觀摩。 不得不說,揉麵真的是個解壓的過程。 一點點加水,把麵粉揉成了韌勁兒十足的面團團。 然後徐氏讓張司九去燒大火,她自己則是站在灶臺邊上,一手拿著面,一手飛快的揪下一小塊面,在手掌心那麼一握,然後直接將變成了長條的,有點兒像是小泥鰍的麵疙瘩順著鍋邊放進滾水裡。 那些麵疙瘩一個個的下到了鍋裡,熟了之後就慢慢浮上來。 麵糰揪完了之後,徐氏就將昨天剩下的魚湯整個倒進鍋裡,等著魚湯和熱水混合。 怕味道不夠,她還撈出兩片酸青菜,切得細細的,放進鍋裡一起。 最後還讓張司九出去大門口掐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