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8章 是暖男啊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司九絲毫不知道程萬里的想法。 她教完了,就問程萬里:“我現在需要買書嗎?該怎麼辨認藥材呢?” 程萬里還在恍惚,聽見這話,就說:“不用買書,明天我還來這裡找你,帶十種藥材,到時候教你。等你背熟了,再教。” 張司九有些疑惑:“背書不會更快嗎?” 程萬里看著張司九,輕嘆一聲:“背書是快,可畢竟不如實物更好辨認。而且……你買不起。” 這句“你買不起”,瞬間就如同離弦之箭,“biu”的一聲扎進了張司九的心口。 她捂著心口,好半晌都不想說話。並且感覺肩膀上又從天而降一塊板磚,把巨大的壓力給到她。 錢錢錢,真的是好缺錢! 張司九從來沒有哪一刻,明白了那句“一文錢難倒了英雄漢”。 真的太難了。 她想自閉。想靜靜。 程萬里看著張司九垂下肩膀的樣子,被逗笑了:“而且,你是不是也不認識字?” 張司九的肩膀垮得更厲害了。 她面無表情抹了一把臉:“我會努力的。” 程萬里手有點癢,想揉一把張司九那一頭黃毛。 不過,張司九可沒有繼續閒話的意思,她收拾完東西,對程萬里道:“那明天見。我現在得回家了。” 她都看見徐氏了。 徐氏是特地來接她的。 程萬里也就告辭離開。 張司九情緒不太高,徐氏瞧見了,還以為是下午生意不好,張司九就很低落呢。 於是徐氏挑著擔子,寬慰張司九:“九娘,做生意自然有好有壞。哪能天天那麼賺錢?” 張司九一聽這個話,就知道徐氏誤會了,她搖搖頭:“今天下午賺了大概四十個錢。也不老少。我不高興,是因為我發現,咱們家真的好缺錢。” 徐氏有點糊塗:“怎麼忽然想起這個?” 張司九沒說買書的事情。只說:“我算了下賬,估計我這一次都未必能存夠修豬圈的錢。” 工期一共就只有七八天,就算竣工那天,不少人也會再來看熱鬧,但是天數太少了。就算每天賺一百錢,那也是不夠修豬圈的。 徐氏有點兒不太理解:“怎麼就非要修豬圈呢?那豬現在不也好好的嗎?能吃能睡的。” 張司九知道,徐氏不理解是正常的。 畢竟大家都這麼養豬,都覺得豬就這樣養就行了。 所以才沒有人想去改變什麼。 就像是農耕一樣,大家都習慣了,所以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想著去培育更高產的種子,製造提高效率的器具。 張司九耐心的給徐氏解釋:“元鼎跟我說過一句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想要幹好一件事情,肯定要先有趁手的工具。咱們這樣養豬,豬容易生病,而且長得太慢。如果豬圈弄好了,不僅豬的屎尿可以很快弄乾淨,還能收起來當肥料。關鍵是,比以前更方便更乾淨。人住著也舒服一些。” “現在這樣養豬,咱們最多養個三四頭,再多就忙不過來,而且還會病。可如果用上豬圈,一個豬圈養兩頭,兩個豬圈,至少是四頭豬。這樣,咱們就算自己吃一頭,還可以賣三頭。”張司九給徐氏算賬:“肥料用來種莊稼,咱們莊稼也會更好。” 張司九說的話,徐氏忍不住琢磨了起來。 接下來張司九也不多說,只讓徐氏自己想。 徐氏肯定能想明白的。 果不其然,快到家門口的時候,徐氏輕聲問了句:“真的都是書上說的?” “嗯。都是書上說的。那些讀書人專門研究過的。”張司九點點頭,有心還想說一下那頭小豬,但是那頭小豬還沒有明顯的變化,所以她決定再等一等。 回去之後,徐氏幫著張司九刷乾淨桶,張司九則是準備趁著天還早,去縣城裡買糖。 結果還沒等到她拿著錢動身,上次送楊元鼎來的人過來了。 而且還帶著一大包東西給張司九。 張司九開啟,發現裡面是冰糖。 一大包的冰糖,大概有三四斤的樣子。 對方笑著跟張司九帶話:“小郎君說,知道小娘子肯定需要這個,但小娘子進城太遠,一早一晚又太危險,所以他就代買了。價格是您說的那個價格,您回頭把錢給他就行。” 張司九整個人愣住。 怎麼說呢,這件事情,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楊元鼎看著陽光燦爛,又有點兒二貨性質,總讓人覺得應該是個大大咧咧的人。 可沒想到,他這麼細心。 張司九看著冰糖沉思: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暖男嗎? 帶話的人又問張司九有沒有什麼話帶給楊元鼎,若是沒有,他就先告辭了。 張司九想了想:“你跟他說一聲,我現在錢不夠,等下次見面親自給他。然後,謝謝他。” 對方這才告辭。 徐氏也在旁邊聽了個全乎,此事人走了,才好意思開口:“三郎怎麼這樣細心?都叫人有些不好意思了!” 張司九點點頭:“是挺細心的。他人真的很好。” 越是交往下來,她就越是發現,楊元鼎是個很討人喜歡的人。 他身邊的人,真的很難不去喜歡他。 楊元鼎就像是個小太陽。總是發著光,發著熱。 張司九想著想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