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1章 答疑解惑 (第1/1頁)

加入書籤

劉太后這會兒簡直驚呆了。 畢竟,只有討好她的,迫不及待給她獻法子的,哪有找她討價還價的! 而且,官家這樣年輕,還未必用得上呢!難道官家還會子嗣艱難嗎? 但是看著張司九那笑臉,劉太后還是沒和一個小女娃計較,只心道:到底還小,又是那樣的出身,不懂這些,也情有可原。 官家此時臉上已經微微紅了,見劉太后還要聽下去,乾脆起身,落荒而逃:“朕還有點別的事,回頭再來!” 張司九:……什麼是思想障礙?這就是!我又沒有說什麼聽不得的東西,你這樣跑了,我還以為我說了什麼呢! 不過,張司九還有點驕傲。 畢竟誰看過這樣嬌羞的宋仁宗呢! 可是她見過! 仁宗皇帝雖然跑了,但劉太后還在這裡興致勃勃的準備聽呢。 劉太后微一頷首:“說吧,你有什麼請求。” 張司九也很乾脆:“我想請您給我出個主意。” 本來劉太后心裡都想過很多東西了,但就是唯獨沒有想過這個。 她驚訝地看著張司九,確認一遍:“出主意?” 張司九點點頭:“對,就是出個主意。您也知道,我畢竟年紀小點,而且出身不高,所以看待事情,未必能做出最好的選擇。而您……是我見過的,最具智慧,也最能幹的女子,所以我想聽聽您的建議。” 劉太后被這麼一誇,雖然不至於飄飄然,但多多少少也有點兒高興,只不過她未曾表現出來,只是笑道:“那你先告訴哀家,這法子——” 張司九就把體位,還有另外一個要素說了:“這種子有限的時候,分開播種,也許更容易有收穫。但懷孕並不是如此。您看農人為何總是一個家裡,七八個孩子都常見呢?” “主要還是因為他們集中。其實女子懷孕的機會,也和天葵有關。月信月信,月月都能準時到來,算有信。我給您打個比方,這女子子宮呢,好比土壤。它等著生命的種子,也就是孩子落在它身上,然後發芽生長。如果孩子來了,它就拿出所有的營養去養孩子。如果沒來,它就翻新一下土地,等待著下一波種子,給種子保持著最好的狀態。” “可能每個月最適合播種的時間,就那麼三五天。” “如果這三五天裡,能夠父母能夠多努力,集中且次數多,那可能播種成功機率也更大。反之,土地很多,播種者去每一塊土地次數少,給的種子也就少,那播種成功的機會,是不是小很多?” 聽著張司九洋洋灑灑說了半天,劉太后已經聽得入神了。 這種講解,算是比較新奇的。 反正劉太后沒有聽過。 但張司九成功說服了她,她點點頭:“所以,太多宮妃也不好。” 張司九感覺自己無形中好像剝奪了仁宗皇帝的後宮…… 但做大夫,還是要講實話:“是。甚至如果要懷孕,可以提前休養一個月,然後集中到那幾日適合受孕的日子,專注些——” 劉太后點點頭:“那日子你會算?” 張司九:“會是會的。我也可把方法交給您——” 說實話,張司九可一點不希望將來自己被喊進宮去給宮妃們算安全期! 劉太后看向張司九的目光,說不出的慈愛:“我們趙家子嗣,總是不豐,若真能有用,哀家好好賞你。” 張司九美滋滋:“那我提前跟太后您謝恩了!” 看著張司九自信那樣,劉太后也信心更足了。 然後,劉太后問起了張司九想要自己給她出什麼主意。 張司九立刻正襟危坐,然後說出自己的糾結:“醫院少人,光是大夫不夠。若都是大夫去值夜,去盯著病人吃飯吃藥,或是查房看守,未免大材小用。而且,男子不夠細心,脾氣也暴躁些。病人和病人家屬,本就因為疾病心情不好,如此很容易起口角。” “女子性柔,細膩,更適合做這些工作。且護士也不必學那麼多年,一兩年學,再跟著前輩練個半年一載,也就成了。” “我以為是男女分工,也讓女子有個出門掙錢的機會,更是為病人考慮。但外頭卻說,這種是男盜女娼的行徑。” “原本我都打算辦學,讓年輕女子來學護理技術,也有個一技之長,哪怕後來結婚生子了,不做活兒了,將來回歸家庭了,也有些這方面常識,能更好照顧孩子和家裡人。長久以往,看病吃藥這種事情,也就廣為流傳,可使百姓不至於沉迷巫祝,也不至於拖到病入膏肓。” “可現在,聽多了外頭流言蜚語,我不知,這學,辦是不辦。” 劉太后是真沒想到,原來張司九要請教的,是這個問題。 這些流言蜚語,她自然也聽過的。 但第一醫院不是官辦,也不是什麼大事,她自然也不會管。 但她竟不知道,張司九有如此遠大志向,竟然還想辦學。 而且,辦的不是女子學醫,而是另外一種? 劉太后確定一遍:“你是想辦護理學校?何為護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