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0章 難處 (第1/2頁)

加入書籤

盧大夫已經徹底麻了。 他不明白,自己的警告,明明張司九也聽懂了,心領神會了,怎麼事到臨頭的時候,就成了另外一副樣子呢? 劉太后倒是被逗得笑合不攏嘴:“那是不能。” 然後,劉太后把盧大夫給打發了。 等盧大夫走了,劉太后就笑著吐槽:“盧大夫醫術雖好,就是太古板無趣了些。” 張司九這話只能答:“我覺得老頭子多數都是話少的。我師父例外。他們活太久了,就太謹慎了。” 劉太后幾乎笑得前仰後合。 然後,她問張司九:“你被罵了,心裡難受不難受?” 張司九思考了片刻:“說難受也難受,說不難受也不難受吧。畢竟,無緣無故被罵,誰能做到心裡不難受呢?可你要說難受吧,我也不認識他們,難受會兒也就不難受了。嘴巴長別人身上,我就是針線活再好,我也不可能去給人縫上吧。” 縫上是做得到,而且還能縫得很漂亮。 可……那麼多張嘴,真要縫,得浪費多少線!針都得磨鈍了! 沒那功夫,沒那錢,就懶得去想了。 “而且,有時候吧,他罵你,說明你的確是礙他眼了。沒準他比我還不痛快呢。”張司九“嘿嘿”一笑:“那我更優秀點,他不就更不痛快了?” “旁人越是希望我們第一醫院辦不下去,我越是要辦好。”張司九傲嬌一抬頭:“這才是最大的打擊報復呢。” 劉太后看著張司九那鮮活的樣兒,笑得不行,同時又有點若有所思。 不多時,一個身穿暗綠繡金圓領袍的年輕男子進來,笑著拜劉太后:“母后。” 張司九一驚:臥槽這個羸弱少年模樣的年輕男人,就是宋仁宗啊!宋仁宗啊!仁宗啊!那個一死,四海皆哀痛的仁宗啊! 她幾乎要忍不住內心的好奇八卦,想狠狠地打量打量仁宗皇帝了。 年輕的仁宗皇帝也在打量張司九。 他幾乎脫口而出:“你就是張司九張小娘子?怎麼和三郎說的不一樣!三郎說你美貌過人,氣質脫俗……” 劉太后呵斥:“官家!慎言!” 張司九很想抹一把臉,表示自己的無語。 說真的,這個東西,純粹就是他楊三郎造謠! 仁宗皇帝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無禮,立刻道歉:“對不住,朕不該如此。只是三郎他……” “楊三的眼睛和別人不一樣。”張司九木然替自己未婚夫開脫:“他最擅長看見內秀的東西。容貌反而被他忽略在後。” 嗯,自己誇自己有內秀,不算犯法吧? 仁宗皇帝和劉太后都被逗笑了。 劉太后笑著跟仁宗皇帝道:“張小娘子也是大夫,不如給哀家和官家都把把脈。” 仁宗皇帝明顯是好奇更多,當即就表示了贊同。 看著這個還帶著點少年味的仁宗皇帝,張司九也怪新奇的——畢竟這麼年輕的皇帝,自己也是第一次見。和那些讀過的歷史裡,感覺完全不同。 但她也得實話實說:“其實吧,我對診脈開藥,實力真的很一般。不誤診就不錯了。我最擅長還是婦人病,還有動刀,接生。” 仁宗皇帝也不在意:“沒事,就是看看。太醫們總請平安脈,也沒指望你要如何。” 張司九明白了。 她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然後張司九就來挨個兒摸脈。 先摸劉太后的,發現劉太后脈象其實並不好,但要說有什麼大病,也不是。就是亞健康。 再來摸仁宗皇帝的,然後發現仁宗皇帝的脈吧,挺好的,沒毛病。 最後,張司九問了兩人的生活飲食習慣,得出個結論來:“沒別的問題,就是太忙了。” 就跟上班族似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共就歇了五天,除了上班什麼也沒幹,那身體能好嗎? 所以,張司九給出了最真誠的建議:“還是不能太忙了。得抽出個時間來,活動筋骨。然後,遇到任何事情,少憂慮,國家大事固然重要,可身體也很重要。” 劉太后笑:“若真是那麼容易就能放下,那倒好辦了。” 張司九記得仁宗皇帝子嗣很艱難,但她不擅長看不孕不育,也只能隱晦一點提醒:“其實吧,我接生多了,也摸出一點規律。若是想要子孫後代好,父母的身體情況也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父母孱弱,生下來的孩子,不僅瘦弱,還容易生病。父母給的精血好比根基。如果根基不穩,那高樓大廈修得再好,也遲早會出問題。” “而父母想要身體好,除了從自己先祖那裡繼承來的血脈,後期也很重要。但凡是經常活動,身強體健的人,生出來的孩子,多半不會出太大問題。” “那父母不愛活動,生出來的孩子,出問題機率就是比較高。” 優生優育,這個不是假的啊! 對於這個問題,仁宗皇帝顯然還沒意識到嚴重性。 但劉太后就顯然清楚這個問題多要緊,立刻問了起來:“那照你看,如何能生出好的孩子?” 張司九就掰著手指頭數:“其實經過我琢磨,想要生出好的孩子,有幾點。第一就是要注意篩選。父親母親,都要身體康健才好,能跑能跳能吃能睡。其二,父母要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