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飛船進度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一座在太空軌道上執行的空間站,要想運營的時間足夠久,就必須要保證載人以及貨運飛船能夠高頻率進入空間站,為太空站提供物資,維修更換儀器裝置。 JZ-404火箭的動力技術當做飛船動力的話,不論是載人飛船還是貨運飛船的運輸成本都比較高,這也是顧青會親自帶隊來自家的火箭分公司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火箭分公司一直待了兩天,隨後張天浩才帶著部分技術團隊離開了火箭公司的實驗室。 不過,他雖然離開了,但是鈦坦星部門的幾位高階工程師卻留了下來,他們將作為分公司與部門工程師、實驗人員的管理者以及火箭開發主導人員,負責整個專案的推進。 九州科技火箭公司的負責人羅嘉照,在此時就如同管家一般。 技術團隊要什麼資源支援,打條子寫申請,其他的事就需要他去溝通,接洽。 不過每當要去找資源的時候,羅嘉照就會下意識感慨自家公司的資源之廣泛,從礦產資源到各種金屬、複合金屬甚至是一些他學習時接觸到的稀有金屬,自家公司的倉庫都有數量不明的儲存量。 哪怕是有些很偏門,甚至據說只有某些實驗室能夠少量合成的產物,只要將需求單子寫明白,也能夠很快得到實物。 特別是當這些材料申請單子上有鈦坦星部門的印章和管理簽名時,羅嘉照甚至生出了一種淡淡的優越感。 一整個倉庫的珍貴資源,這些比所謂的貨幣還要珍貴的材料,任由自己取用。 七月十二號。 九州科技逐月星艦專案部門實驗室。 穿著實驗服的部門負責人李虹長,老神在在的揹著手,向自家公司創始人介紹道:“經過與空間站進行的三次往返任務,我們掌握到了比大夏航天集團更加豐富、跨度更大的資料。 四小時急速降落的圓滿成功,背後是我們的隔熱材料、減震緩衝材料的跨時代升級,在此基礎上,我們的下一代往返太空飛船除了可以在空間站停留,還能夠在軌道上停留、運動,與衛星等航天器近距離接觸,不僅能夠維修更換裝置,還能夠對太空垃圾進行定點清除。 除此之外,下一代太空飛船可以實現無人操作的智慧返回降落,就是字面意思,我們工程師團隊能夠透過飛船自己裝載的人工智慧司南,加上地面操控或者空間站操控的多種操作模式,將航天員送上空間站,然後自己再運載貨物,自動返回地面。 我們將下一代太空飛船命名為軒轅Z1,它已經制造成功,正在風洞進行檢測。 根據顧總您的指導精神,再下一代的軒轅Z2以及使用同級技術的逐月星艦正在研發中期,目前已經解決了百分之八十五的技術難題,再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應該就能就將進度推進至百分之九十,預計明年的年底,軒轅Z2就能研發完畢,開始進行製造、檢測。 當然,更先進的軒轅Z3,目前還處於內部商討當中,我們將其定義為跨星球運輸飛船,需要解決能源問題、材料問題以及多維度的資訊收集處理技術,除此之外還有休眠技術,我們正在與生物醫藥部門進行合作商討,爭取在九個月內,確定至少兩個技術方向,然後開始進行動物實驗。” 顧青瞥了眼袁生,發現對方還沉浸在對方的講解當中。 隨後顧青敲了一下自己的SR1眼鏡腿腳,然後將面前的虛擬建模的模型拉大。 觀察著上面被系統標註出來的部分黃-色、以及微紅色-區域,然後對這位一直在滔滔不絕的工程師文道:“我們的新型隔熱防震材料,在這幾次的運輸任務當中表現如何?” 逐月星艦部門實驗室負責人李虹長聽到顧青的問題,然後看向了自己部門的工程師。 “非常優秀,甚至是超過了我們的預期。”鈦坦星,星艦部門高階工程師劉春風,驚訝的笑道:“系統標註出來的部分黃-色、以及微紅色-區域是我們工程師團隊與智慧程式AI天工一起合作商討時確定的問題部位。 這些標識區域並不是代表他們有故障問題,而是代表這些區域在啊經受高溫以及撞擊的時候,與其他材料有特殊反饋,比如說溫度劇烈提升、產生某些特殊音效。 當然,深紅以及黑紫色-區域,則是代表該區域需要我們留意,並且最佳化,而且每次飛船回到地面之後,也要對這部分割槽域進行定點深度檢查,哪怕沒有問題故障產生,也要將所有資料和圖片、影片資料記錄在案,以供查詢。 但是哪怕如此,目前搭載使用石墨烯材料的飛船核心艙,哪怕是4小時急速降落,也就能夠將飛船載人核心艙的艙內溫度控制在許可溫度的範圍之內,而且沒有太多的溫差變化。” 這般說著,劉春風還一邊敲擊著自己面前的虛擬鍵盤,隨即眾人面前的虛擬建模旁邊出現了每次任務前後,飛船的對比圖。 “最開始的第一版載二狗飛船上面,我們有部分地方使用的是大夏航天集團為我們友情提供的隔熱材料,透過大氣層的摩擦和灼燒之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