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講技術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天浩,曾經只是一個哈工大畢業的普通本科生,因為想找個事少離家近的工作,選擇了九州科技,甚至在最初工作的時候,弄出了不少搞笑產品。 如今,在顧青的培養和他自己的努力之下,已經能夠對曾經夏科院的院士進行“指點”。 火箭專案總工程師李論在其身旁就像是學生一樣,一邊耐心聽著講解,一邊虛心提問,雖然他身旁的某些工程師還有些不服氣的樣子,但是隨著張天浩講解的技術深入,那些不服氣的人,終究還是低下了高傲的腦袋。 “材料方面我們怎麼該如何利用石墨烯技術?因為我們現在的設計單元已經加入了石墨烯材料,但還是無法達到要求。” 面對這個問題,張天浩下意識抬起頭看了眼顧青。 再看到對方的點頭許可之後,才接著繼續講道:“首先你要理解我們現在說的石墨烯是怎樣的存在,最開始我們定義的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組成,既有石墨的特徵,又有烯烴的特徵。 但是深入來看,石墨烯其實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軌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維碳奈米材料,因為其性質可以滿足超薄超輕超強的差異要求,因此才被號稱為‘新材料之王’。 各位應該也聽過那個流傳甚廣的概念,如果能將完美石墨烯膜製作成保鮮膜,把這種石墨烯保鮮膜蓋在杯子上面,上面坐一頭大象才能將其坐到保鮮膜破裂,足以見其強度之高。 二十一年前,不列顛的兩位科學家從高定向熱解石墨中剝離出石墨片,然後將薄片的兩面粘在一種特殊的膠帶上,撕開膠帶,把石墨片一分為二。 然後一直持續不斷進行這個操作,讓石墨薄片越來越薄,最後得到了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的薄片,這是學術上最初的人造石墨烯。 但是我們用鉛筆繪畫的時候,鉛筆在紙上劃過,留下的痕跡當中就可能是數層石墨烯, 在這種石墨烯技術的啟發下,我們鈦坦星部門,做出了透明導電薄膜。半導體部門研發除了超快積體電路,同時因為石墨烯裡的電子跑的非常快,在室溫下的電子遷移率超過了矽材料的10倍,並且又是極為優秀的高強輕質材料,所以在空間站上面有許多應用。” 講完了最粗淺的東西,張天浩再次下意識的轉過頭望向了顧青。 他知道接下來的內容都是部門內部的機密技術,現在四周除了技術人員還有一些火箭公司的其他工作人員,好像並不適合在這裡講述更深層次的技術。 顧青隨意的瞥了眼自家火箭公司的負責人羅嘉照,笑著搖頭說道:“能夠進入核心區的都是專案參與人員,別看羅主管是負責商務對接的,但其實也是火箭工程的高材生,你接著講就是。” 得到了許可,張天浩的神態都輕鬆了幾分。 他接著開口講道:“我們鈦坦星部門的石墨烯材料目前已經成功應用於航天熱防護材料和熱管理,以提高在各種氣或熱流動條件下熱穩定性和機械完整性的極限。 航空航天工業要想發展到允許長時間外太空工作的空間站以及登月專案其他裝置,對這些複合材料基體的耐熱性和燒蝕效能都提出了更加高的標準要求。 比如這個材料,透過採用熱壓法制得一種水溶性酚醛樹脂奈米複合材料。當氧化石墨含量介於0.1%~4.0%範圍內時,在基體中分散均勻,並與樹脂基體有良好的介面相容性。當氧化石墨新增量為0.5%時,隨著溫度的升高,複合材料的熱失重明顯改善,並且800℃時的殘炭率比純樹脂高9%。 採用液相氧化法制備氧化石墨,利用Steglich醋化反應制備了氧化石墨烯和酚醛樹脂奈米複合材料。 我們就可以在三種不同的溫度下從石墨中製備氧化石墨烯,並透過超聲浴將其混合到酚醛樹脂中,負載量大致為0.1%~2%。 這種氧化石墨烯顆粒在樹脂中分散良好,即使在低負荷下也能產生適度的炭產率和熱穩定性,所以在JZ-404火箭上,也被用作燃料相關的必需物質。” “國內外目前只能進行實驗製造這種物質,而在我們鈦坦星的特殊製造工廠裡,這種物質已經完成了量產技術攻破,並且透過深入研究,我們發現這種分散性良好的氧化石墨烯與酚醛塑膠複合材料在提高其力學效能和耐熱性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它們還能在某個特殊平臺合成出一種特殊石墨烯材料,該材料目前被我們定名為JZ號物質。 它在改善材料力學效能、電學效能和熱效能方面明顯優於原始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衍生物。新增該物質的含量為1%時,分解溫度和800℃的殘留物分別提升最佳化到了99℃和2.1%。 同時將JZ號物質加入到我們的人造絲基炭織物中,我們實驗室還製備除了目前業內都找不到第二種類似效能的耐燒蝕奈米複合材料,該材料在我們前段時間的4小時急速降落實驗中,有非常多的應用專案。 還有一個JZ號石墨烯奈米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