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0章 火炮的選擇 (第1/2頁)

加入書籤

李義的用望遠鏡的刻度計算出目標的遠近的,這門炮的最大射程是10km左右,從這點來說,李義生產的第一門火炮製造很成功,不管是射程還是炮彈的加工製造工藝都已經達標。 起碼眼前的這門炮效能是不比原裝炮差的,有射速有精度還有一定的威力,很不錯! 在這個末世哪怕是100多年以前的火炮那也是炮,威力在那擺著,基本上現在的軍用火炮除了在彈藥上有進步外就是製造火炮的材料有進步,尤其是炮管材料。 要不然現在的那些155高倍徑比火炮怎麼製造出來的?還是炮鋼材料更好。但是現在是末世,所有的工業文明都被毀滅,人類只是圍繞著生存問題而努力,根本沒人關心工業的問題。 現代軍用火炮從液壓反後坐裝置出現後基本就已經定型了,沒什麼特別大的技術進步,可能是在口徑,自行化還有彈藥技術上進步了很大。 這個76mm榴彈炮只是牛刀小試而已,其實李義最糾結的就是到底裝備方便步兵攜帶的支援型火炮為主還是裝備大口徑重炮為主這個問題也困擾著李義。 方便步兵攜帶的支援型火炮的話最理想的方案就是82迫擊炮或者是上世紀櫻花國裝備的92步兵炮,這兩個炮最適合跟隨步兵一起前進作戰的。 鑑於目前的龍國國內交通狀況很差,而他手頭的油料資源有限,所以機械化的可能性不大,那麼就只能選擇以人工為主的行軍作戰方式。 這樣也能降低後勤難度,在明確了今後部隊的方向後那麼裝備這一塊就好弄了 ,以方便步兵作戰為主,火炮直接以92步兵炮為藍本進行設計,可以透過加長火炮身管的方式增加火炮的射程,口徑定位76.2mm,可以和76.2榴彈炮彈藥通用。 這樣的話炮彈口徑比原版炮彈口徑大,威力也會增強。整個彈殼和彈頭通體由鋼鐵製成。 並不是李義不想製造大口徑火炮,而是現實情況讓李義明白現在什麼武器是現在最適用的。真到了需要動用重炮時直接把155榴彈炮拉出來也是可以的,重炮必須得自己掌握。 連榴彈炮都能製造出來,何況這種技術含量更低的92步兵炮,製造了三天李義就生產出來一門92步兵炮的改進型。 那邊生產線拼命的生產製造76.2mm高爆榴彈,以一天50發的速度生產著,李義看著這門92步兵炮改進型,大概400kg重,可以直接人力拖拽著行軍,還可以分解行軍。 大概是20個人就可以快速攜帶著分解後的炮在任何人能透過的地方行軍,射程最遠6km,最近可以打500米的目標,李義對這個炮的定義是營級火力支援火炮和82迫擊炮並列,連級火炮支援用的是60迫擊炮,團級用的是120mm重型迫擊炮。 這個炮最大優點是除了可以像榴彈炮一樣曲線射擊還可以和加農炮一樣直線平射,炮管長度為20倍徑。拆卸和組裝十分的簡單,基本上滿足了李義的要求。 能直射這一點很重要,配備的炮彈種類主要有高爆榴彈,近距離的霰彈,同時還有少數的穿甲彈。 這個炮的穿甲彈很有趣,完全是照搬二戰熊國的純鐵頭穿甲彈,雖然穿甲能力較低,但是打打汽車裝甲車這類的車輛也是足夠的。 至於說霰彈,那更簡單,和霰彈槍的彈藥一樣的構造,打出去的彈藥就有點類似於前裝火炮的霰彈一樣,專門用於近距離平射喪屍的,也可以用來近距離平射噴人用。 遠距離打喪屍用高爆榴彈,近距離用霰彈打喪屍,這一發霰彈可以射擊距離為500m,500米之內都是霰彈的殺傷範圍!可以說這門炮的效能已經 被李義開發到了極致。 李義把這門炮裝進系統空間,直接變 100門炮,接著拿了兩發高爆榴彈2發霰彈進行實彈射擊。 先用榴彈對遠距離目標射擊,兩發射擊後,火炮結構穩定,安全性有保障,威力也不錯,李義很滿意。 接著豎起帶一寸厚的模板草人標靶,分別是放在500m遠和200m遠的距離,用霰彈展開射擊。 先打的是500m的靶子,李義去檢查這 靶子,一寸厚的木板直接被射穿,木板被5發彈丸命中,這說明500m不是霰彈的殺傷力極限,要是對沒穿防彈衣的目標射擊的話估計600米的距離仍然有一定殺傷力。 對200米的靶子一發射出後,整個靶子都被炮彈彈丸撕碎,就算穿防彈衣估計也扛不住這樣的射擊,這武器資料讓李義十分滿意。 接著全力生產76.2mm高爆榴彈和霰彈,穿甲彈少量生產。主要還是高爆榴彈與霰彈為主,一天50發的產量經過百倍增幅後要不了多久炮彈就會足夠。 接著李義開始招募士兵,這次招募的是炮兵,5萬生存點一名。很多人以為炮兵是個人都能幹,這個想法是錯誤的,炮兵是絕對的技術兵種,得精通數學才能當炮兵。 而且炮兵體能得好,李義這五萬生存點一名的炮兵是所有火炮都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