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9章 軍工技術 (第1/2頁)

加入書籤

李義光是天災前存在儲水罐裡的水就足夠他們用一輩子了,何況避難所還有水迴圈系統。 李義的避難所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水迴圈系統,除了種植用的水需要抽取地下水過濾淨化外,生活用水和養殖用水都是迴圈使用的。 基本上除了最開始用的那三罐水外,沒在用別的水,避難所自帶各種水過濾和淨化系統,同時自帶從汙水處理廠供水系統,可以給這裡迴圈供水。 李義現在想試試這系統的三級科技能生產製造哪些武器裝備,根據系統的解說是可以自產二戰的武器裝備。 二戰的武器裝備有半自動步槍還有機槍以及各種裝甲車輛和螺旋槳戰鬥機以及早期噴氣機。當然這只是軍事上的科技,還有些科技是民用的,比如石油化工和金屬冶煉。 還有農用機械等技術,可以說就算是發展到現在,很多技術用的仍然啊二戰時期的,人類的基礎物理學理論水平依然停留在100多年前,也就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理論基礎。 想生產螺旋槳飛機,首先得有基礎材料學,材料不過關是很難生產戰鬥機的,別以為螺旋槳戰鬥機這東西落後就代表好生產。 事實上哪怕是現在的世界天災前能完全自產螺旋槳戰鬥機的仍然是隻有少數國家,因為這東西代表的是工業化,只有工業化國家才能搞這些東西。 李義開始提取系統提供的三級科技一系列的理論基礎和實際操作。 接著又拉出三條生產線,這三條生產線一條是生產螺旋槳飛機的,另一條是計劃生產坦克等裝甲車輛的,哪怕是t3485這樣老掉牙的坦克,也是末世裡無比強大的武器。 第三條生產線生產的是火炮這類的武器,李義想生產的是二戰時期熊國口徑的火炮,也就是以76mm,85mm,122mm,152mm為主的熊國體系的火炮。 熊國武器特色就是威力大可靠性好,便於生產,造價便宜,尤其是熊國二戰時期的武器那是真的便宜。 李義此刻要做的就是製造生產76mm榴彈炮,大家別以為這個炮口徑小就小看這東西的威力。 事實上末世裡就算軍方也沒幾門這樣的炮的,能有幾門迫擊炮就算好的火力了,只有帝都軍區有一些主戰坦克,就這樣帝都軍區的軍事實力也是公認的最強火力。 李義這要生產的76.2mm榴彈炮和配套彈藥技術是系統全套提供的。從炮彈製造技術來說,李義現在連155mm榴彈都能生產,何況這種76.2mm的。 榴彈炮的炮彈是需要對金屬原材料可以進行切削加工,同時還需要對炮彈彈殼也進行切削加工的,從製造難度來說,炮彈的製造難度比炮要大。 但大口徑重炮炮彈和小口徑炮彈生產技術是不一樣的,大口徑炮彈採用的是彈藥分裝模式,也就是發射時是炮彈彈頭與發射藥是按照先後順序裝填發射的。 而小口徑火炮的炮彈與彈頭是一體的,就像子彈一樣,發射後彈頭打出去然後彈殼退出來。這個東西加工難度可是不低的。 而現代軍用火炮的最難點就在於那個液壓反後坐力系統,還在他這裡有全套的技術圖紙和資料。 李義很快就先生產炮管,76mm榴彈炮炮管是在一根鋼錠上硬生生鑽出來的。李義在十幾個招募的工人的幫助下開始給鋼材鑽孔。 彈藥生產線則是生產76.2mm榴彈炮配套彈藥,先生產彈殼,切削加工,然後生產彈頭。彈頭反覆熱加工淬火後成型,然後開始在彈頭裡裝填炸藥,這個炮彈彈頭的炸藥是黑索金炸藥。 彈殼加工後,裝好專用的炮彈底火,抹好防水漆,然後彈殼內裝填三基發射藥,等一系列工作都製作好後,開始把彈頭與彈殼組裝,發射前就給彈頭安裝引信即可。 炮彈這邊生產了3發,然後這邊炮管已經鑽孔完畢。接著開始製造炮身,李義製造的是普通的榴彈炮,製造炮架,這個炮架李義沒有選擇用原來的炮架,而是用的是d30榴彈炮的炮架原理。重新設計了炮管和炮身的結合。 待炮架等按照要求製造完成後,開始進行製造液壓反後坐力系統,加工完後與炮管相結合,接著灌進自制的液壓油。 接著需要製造的就是炮瞄鏡與高低機和方向機,李義這邊製造火炮的各個子系統,也不由得感慨這火炮製造是真的不容易!不愧是隻有工業化國家才能製造這東西。 一個炮瞄鏡就得需要光學玻璃技術,還有各種加工精度,加上高低機方向機等齒輪加工系統,可以說要沒有系統灌輸的各種機械加工知識和他有好用的機床,這個火炮他肯定造不出來。 就算現在李義也是在20個工人和機床車床的幫助下也是生產了足足一星期才組裝製造好這一門76.2mm榴彈炮。 整個榴彈炮全重1.2噸,有兩個橡膠輪子加上特製的炮架,這個炮炮架展開下好駐鋤後,打擊不同方向的目標不需要重新佈置炮位,而是直接像d30一樣360度打擊。 大家 別小看這個技術,就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