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8章 涇渭分明 (第1/1頁)

加入書籤

待老朱、朱標離開奉天殿,百官這才起身相繼離開。 “太子殿下今日好似格外寬容,心情也是大好。” 百官中不知是誰突然說了這麼一句,眾人表面上雖未做出任何反應,可心中卻也很是認同。 朱標歷來寬仁,這倒是不必說。 只不過像今日這般,於朝會之上出言打趣。 甚至還說什麼鐵門檻、紙褲襠之類的粗話,倒還真是頭一次。 “詹尚書,不知可否到宮外小敘?” 見開濟絲毫不避諱什麼。 當著不少官員的面,便向自己開口相邀。 詹同面色一沉,快步便朝宮外的方向走去。 可饒是如此,開濟依舊沒有罷休,反而跟在詹同身後,不停喊道。 “詹尚書且慢,等等本官.....” “詹尚書.....” 詹同依舊不予理會,腳步加快,似逃一般極速朝宮外走去。 可縱然他有意在百官面前疏遠開濟。 二人這一前一後追趕的場景,卻也還是讓不少官員為之側目。 “詹尚書與開濟大人的關係,似乎格外親近....” 禮部李叔正隨意開口。 可眾人也都明白,他想說的並非詹同、開濟二人關係親近。 “(李)儼兄,吏部、刑部八竿子打不著,可兩位尚書大人卻如此交厚。” “我禮部主持慶典,老兄的戶部撥銀籌備,按理說,我們兩個才要更要親近親近才是。”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李儼隨意回道,可心思卻也不在與李叔正搞好關係上。 他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朱標臨散朝說過的話。 開源節流! 這四個字說著容易,可大明帝國不是地主老爺家的私宅。 不是說購買些土地,削減府中用度,就能做好開源節流的。 大明的稅收制度固定且嚴格,而且還是承繼於唐宋元歷代王朝。 如此,哪裡有什麼開源的辦法! 至於節流,就更不用想了。 無論老朱還是太子朱標,二人重視百姓民生的同時,對軍事也格外上心。 因此在民生、軍事上的用度,自然不能節省。 難不成! 是要從原本就很是微末的官員俸祿上著手? 李儼苦嘆一聲,當真是一個腦袋兩個大。 開源節流,開源節流,哪裡有什麼開源之法,哪裡有節流之道啊! “儼兄?” 看見李儼眉頭緊皺,雙眸沉思甚至都沒注意眼前臺階。 李叔正忙出聲提醒。 也是聽到李叔正的話,李儼這才從沉思中驚醒。 “本官打算求見太子殿下,叔正兄慢走。” 見李儼說完便要朝折返回去,李叔正忙扯住他的胳膊,玩笑說道: “在下知李儼兄為黃白之物發愁,可殿下將此等差事交由老兄。” “若老兄不想出個章程便去求教殿下,如此豈不是有失臣子的本分?” “本官豈會不知啊!”李儼重重嘆了口氣,“本官豈會不知如此有失職無能之嫌,可在下當真是沒辦法啊!” “太子殿下不是給老兄出了個主意嗎?” “嗯?” 就在李儼滿是疑惑望向李叔正之時。 只見李叔正手指微抬,指了指前方正朝宮外走去的謝全。 “叔正兄是說.....謝全?” “正是!” 還不等李儼做出反應。 李叔正快步走到謝全身旁,很是親近說道: “侍郎大人剛從河南調入京城,想必對京城不甚熟悉。” “不如本官與李儼大人陪侍郎在京中走走?” “那便勞煩兩位大人了。” 謝全也不推辭,於二人同行朝宮外走去。 只不過李叔正嘴上說是帶謝全熟悉京城,可剛出皇宮,三人便徑直朝杏花坊走去。 酒菜上齊,李叔正屏退小廝。 也不管自己官員比謝全更高,親自為其斟酒道: “謝老弟有所不知,京城這杏花釀香甜清冽,最是怡人。” “我等文臣獨好這一口。” “哦?”聽到李叔正在文臣二字上加重語氣,謝全眼眸一挑,抿了口酒後,故作隨意問道:“果然是佳釀。” “難不成如此佳釀,竟入不得武將的眼?” “哈哈哈,謝老弟果然是明白人。” 李叔正抬手一指。 透過視窗,謝全看見距離他所在的杏花坊不到百米的距離,另有一個三層酒樓。 “醉仙居?” “不錯,武人們更喜到醉香居一遊。” “兩所酒樓雖不到百米,卻也是涇渭分明。” “少有武人來這杏花樓,更無文臣到那醉香居去。” 李叔正微微一頓,語氣也愈發生硬了幾分。 “謝老弟看那醉仙居高有三層,裝潢富麗,比這杏花樓不知氣派多少。” “所謂見微知著,僅憑眼前這兩所酒樓便能看出,武人們的日子,可是要比我等文臣寬裕的多呢!” 儘管明白李叔正的意思。 可謝全也不搭話,只顧在案前飲酒。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