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6章 “訊息靈通” (第1/1頁)

加入書籤

次日,奉天殿外。 早朝未開,百官頂著月色在殿外聚集。 只不過今日的眾人卻不似往日那般喧鬧,所有人均是靜默無聲,顯然是各有心事。 “聽說了嗎?” 刑部尚書開濟走到詹同身旁,小聲問道。 而看到詹同只是默默點頭卻不言語。 開濟環顧左右,愈發小聲說道: “太子殿下昨夜連夜送鄧氏出城,如此豈不是太過寬縱鄧氏,太縱容鄧家?” “長此以往,勳貴將帥之家豈不愈發驕縱?” “詹尚書,某願當庭彈劾,還望尚書大人能同奏......” 見開濟越說越是激動,聲音也是逐漸提高。 詹同嚇得臉色慘白,忙將他拉到一旁,正色警告道: “開濟大人,您可消停些吧!” “詹....詹大人.....” “皇家宗室的案件自有宗正院處理,關你刑部何事!” “本官雖是刑部尚書,可也主管.....” 見開濟依舊一臉耿直,詹同狠狠剜了他一眼,愈發沒好氣道: “秦王寵妾滅妻本就是皇家醜聞,可你還敢拿到朝會上說?” “此舉不是讓太子殿下難堪嗎?” “這.....” 儘管詹同、開濟二人聲音很低。 可他們兩個一個吏部尚書、一個刑部尚書,不在殿門口靜候,卻跑到一旁說小話。 此舉也著實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伯溫,聽說了嗎?” 李善長雙眼始終看向奉天殿大門,目不斜視低聲詢問。 “秦王和鄧氏....” “自然是聽說了。” “原來你劉基也是耳通八達之人,我還以為清高如你,不聞窗外事呢?” “善長兄說笑了。” 劉伯溫看向李善長,意味深長說道: “若上面有意讓在下知道,在下卻還佯裝不知,如此豈不是犯了忤逆大罪?” “嗯?” “百官覲見~” 不等李善長反應過來,太監劉和那中氣十足的聲音頓時響起。 隨著殿門緩緩開啟,一眾官員陸續走入殿中。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 “臣等拜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 “諸卿請起。” 朱標沉聲開口:“諸卿可有事奏?” 話音剛落,劉伯溫理了理袍服,手捧笏板當即出班: “臣劉基有奏!” “準。” “啟稟陛下、啟稟太子殿下。” “秦王、晉王諸皇嗣前往鳳陽途中,行為雖有失當。” “可還請陛下、殿下念在諸皇嗣年紀尚小,予以寬恕。” “皇宮內情,誠意伯可是聽到什麼了?” 聽到這話,不少官員瞬間惶恐了起來。 哪怕歷朝歷代,官員打探皇宮訊息並不算罕見。 可這事兒一旦深究起來,那也是能砍頭的大罪。 此時奉天殿上。 不少官員都知道朱標昨夜鞭笞了朱樉,將朱樉打了個半死。 甚至有訊息靈通的官員,在上朝之前還聽說朱樉、朱棡等皇嗣,昨夜在東宮門外跪了一宿。 見眼前的朱標面色微沉,似乎有意清查皇宮內情洩露的事情。 不過官員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只希望劉伯溫能妥善回話,千萬別扯出什麼皇宮內情。 “臣劉基聽聞,昨夜殿下召秦王殿下入宮,嚴刑鞭笞。” “臣劉基還聽說,殿下命前往鳳陽的一眾皇嗣,於東宮門外罰跪。” “臣以為,殿下懲治過嚴,還請殿下念及諸皇嗣年紀尚輕,饒恕其鳳陽之過。” “誠意伯訊息當真靈通。” 朱標緩步走下玉階,看著愈發惶恐的百官,隨意問道: “諸卿還有誰得知此事?” 見眾人閉口不言。 朱標輕咳一聲,再次發問: “孤處置秦王,諸卿還有誰事先得知?” 想到上朝之前,劉伯溫對自己說的話,李善長沉思數秒,當即跪地道: “臣李善長也略知一二。” 也是見李善長承認,詹同、開濟、宋濂、高啟等主要官員紛紛跪道: “臣也略知一二。” “臣也略知。” “哼.....” 眾人剛一說完,龍椅上的老朱喉嚨微動,發出一聲很不滿意的冷哼。 饒是這隨意的反應,卻依舊讓下方跪著的百官緊張到了極點。 只不過和略有不滿的老朱不同,朱標卻似毫不在意般,衝在場眾人笑著說道: “諸卿請起。” “孤回京路上,從百姓口中聽到這麼一句話。” “鐵門檻裡出紙褲襠。” “這皇宮內城看似密不透風,可要說起私密性的話,甚至不如農家百姓的籬笆院。” “只不過諸位大人為探聽皇宮訊息,想必上下打點了不少銀兩吧。” “臣有罪!” “臣等有罪!” 看著跪在地上紛紛請罪的眾人,朱標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那諸卿以為,諸皇嗣前往鳳陽途中行為失當,該如何處置?”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