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7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第1/1頁)

加入書籤

“湯伯,亂世之時,想要收拾北元、高麗,哪有那麼容易。” 朱標苦笑一聲。 “如今大明集全國之力,尚且不能一舉平定北境。” “到時候亂世之時,沒有中原重鎮的糧草供給,想要解決外敵,豈是易事?” “相反!” “到時候的亂世,對天下百姓來說是災難。” “可對胡惟庸來說,卻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湯和眉頭微皺,有些不解道:“對胡惟庸來說,亂世還成了良機?” “正是!” 朱標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其一,胡惟庸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地方官員此時便和胡惟庸沆瀣一氣,之後自然對胡惟庸唯命是從。” “那時候忠心大明的將帥,為應擊外敵,總不可能將地方官員趕盡殺絕吧?” “如此,胡惟庸不就是掌握了不少地方郡縣?” “其二,胡惟庸擅長文治,有了地方郡縣,錢糧自然不愁,屆時人手也會紛紛而至。” “其三,他沒有對敵北元的執念,也不會想著守住漢人江山。” “所以他自然能看徐叔、湯伯你們與北元兩敗俱傷,之後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在此期間,胡惟庸不斷積蓄力量,而其他勢力慢慢消減。” “對胡惟庸來說,豈不是大好時機?” 並非朱標高看胡惟庸。 只是正經歷史上。 胡惟庸的確是要騙老朱入府,伺機暗殺。 粗略來看,不少人都會認為。 胡惟庸是想借助暗殺老朱,取而代之。 可深究起來,哪有那麼容易。 胡惟庸自然也不會這般痴傻,以為殺了老朱,他便能坐上皇位。 對胡惟庸來說。 只要用北元、高麗這些外敵,擋住勳貴武將的第一波怒火。 他便已經成功了。 畢竟那些武將與他胡惟庸相比,不擅長治理。 而胡惟庸在地方本就有不少黨羽門生,亂世驟起,這些地方便都是他的勢力。 與其說胡惟庸想一蹴而就,代朱家而治天下。 不如說他是在下一盤此消彼長,為時十數年的大棋。 十幾年的此消彼長之下,他便也能從中間挖空了大明的根基。 聽朱標說完後。 湯和心頭怒起,直接將眼前杯盞狠狠砸在地上。 “王八羔子!” “算計了這麼多人!” “就連北元、高麗也在他的算計之中!” 見老朱、朱標從始至終都是一臉平和。 湯和猛然一怔,隨即也清醒了過來。 “老大!這就是你糊弄我這個老傢伙了!” “方才你所言,可都是你與上位出.....” “胡惟庸哪有那麼大的本事!” “湯伯說的沒錯!胡惟庸的確沒本事讓我與父皇出事。” “估摸著他想的肯定是‘匹夫一怒,流血五步’的荒謬之言。” 聽到朱標這話,湯和很是認同的輕笑出聲。 匹夫一怒、流血五步。 這話是不假。 可要讓老朱、朱標這樣的人精流血,可絕不僅僅是一兩個死士就能辦成的。 “上位,太子。” “天德收到旨意後,定然會即刻動身,前往北平。” “現在也該儘快返回應天了吧。” 縱然知道李文忠、馮勝等武將不會與胡惟庸勾結。 可胡惟庸想要暗害老朱、朱標,也不需這些勳貴武將。 他勾結城防都尉,亦或是埋伏數千死士或許就能成功。 所以眼下。 湯和還是希望老朱、朱標能儘快返回應天。 只不過聽到湯和的話。 一直不語的老朱,身體卻是微微一頓。 隨即似乎想到了什麼傷心事一般,隨意說道: “在鳳陽多待些時日,讓胡惟庸繼續鬧吧。” “上位......” “無妨!” 知道湯和擔心。 老朱看向朱標,語氣玩味說道: “胡惟庸府上將近半數的侍衛,都是這小子安排的錦衣衛。” “這半個多月來,每天都有好幾封書信從中書省送到鳳陽。” “就連胡惟庸的義子塗節,每日都會將胡惟庸的情況寫信匯報給這小子。” “這胡惟庸見過什麼人,派遣誰與北元、高麗通訊,這小子都是一清二楚!” “放任胡惟庸鬧下去,也出不了亂子!” 當看到朱標只是笑笑,沒有否認。 湯和心頭也不由的微微一顫。 如此說來。 豈不是說胡惟庸每日吃了什麼,說了什麼夢話,朱標都一清二楚? “湯伯,監視臣下雖不是明君所為,可胡惟庸所圖甚大,故而提前防備了一些。” “應該的,應該的!” “不過湯伯放心,孤早就撤去監視勳貴武將的錦衣衛了。” 知道朱標是怕自己多想,湯和連忙搖頭道: “臣只是沒想到,太子竟一早便覺察出胡惟庸心懷不軌。” “只不過任由胡惟庸鬧下去的話,恐怕.....” “湯伯,胡惟庸可是送來了一份大禮。”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