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6章 胡惟庸謀逆,他敢嗎? (第1/1頁)

加入書籤

“胡惟庸?” “謀逆?” “他敢嗎?” 湯和一時詫異,竟很是失態的直接三連發問。 哪怕他也覺察出了一些端倪。 可胡惟庸謀逆造反,這事怎麼聽,怎麼像是天方夜譚。 倒不是他信任胡惟庸。 認為胡惟庸對大明、對老朱足夠忠心。 只是皇位上坐著的可是朱元璋。 皇位前站著的,可是太子朱標。 而這對父子身後。 不僅有數以百計的淮西猛將,將老朱視作兄長,視作恩父。 還有無數士子,尊敬朱標,敬仰朱標。 更有無數百姓,心中讚頌朱標這個太子。 在他們父子二人手下謀反? 這不純純找死嗎! 胡惟庸縱然有經天緯地之才,也斷然不可能代朱家而治天下。 他腦子抽風,也不可能想著取朱家而代之吧! “太子,胡惟庸進位左丞不到一年,他....” “應當不會造反吧。” 見湯和雖然有些認同,但依舊是滿臉不可思議。 朱標輕笑一聲,隨意說道: “湯伯,中都鳳陽的一百二十八名官員,盡是貪墨之徒。” “饒是朱家祖地都是如此。” “那大明治下,又有多少個地方,如鳳陽這般?” “湯伯,您且說說,若是朝中無身居高位者與這些地方貪官勾結,為他們隱瞞,為他們遮掩,他們安敢如此放肆?” “嗯.....”湯和還是不死心,衝朱標說道:“方才朝會,夷滅三族的那十三名京都官員.....” “那十三人可沒這麼大的能力!” 將杯中茶水一飲而盡後。 朱標看向湯和,正色說道: “於國而言,如今天下還算安定,下一步自然是要鼎盛。” “而想要鼎盛大明,官員吏治,就必須清明!” “胡惟庸是聰明人,他不可能看不到這點。” “特別是見孤這個太子將鳳陽的貪官斬殺殆盡,他自然也能明白,大明下一步便是肅清吏治。” “可是湯伯,胡惟庸可是不乾淨的!” “整個大明的不法官員,必然都與胡惟庸有所瓜葛。” “整肅吏治,胡惟庸自然首當其衝。” “您說說,他能不心中惶恐,急思求變?” “像胡惟庸這樣的聰明人,他能不想著保命?” “保命?他拿什麼保命?” 湯和沉吟片刻,直接高聲反問道。 他不懷疑朱標的謀略。 但他依舊不相信胡惟庸有顛倒乾坤之能。 眼下這大明,這天下。 要麼姓朱。 要麼重回元末亂世,各方勢力逐鹿中原。 絕對沒有第三種可能。 胡惟庸想要登臨大位,簡直就是痴心妄想! “太子所言,臣不敢苟同。” “歷代權臣想行謀逆之舉,無非是覬覦大位。” “可在臣看來,滿朝的武將,絕沒有人願為胡惟庸俯首帖耳。” “說句九族盡喪的話。” “縱然胡惟庸功成......” “這天下也絕不可能姓胡!” 將心中所想盡數說完,湯和神色之中略帶惶恐。 若不是心中有太多疑惑。 按他的性子,他也絕不可能在老朱、朱標面前,假設胡惟庸功成。 語罷。 湯和微微喘著粗氣,心緒難平,胸膛也跟著劇烈起伏。 大明方才定國幾年。 他還真不相信,哪個不開眼的狗東西,敢跟著胡惟庸行謀逆之舉? 若淮西那些個武將真有人敢這麼幹,恐怕早被其他人通力擊殺了! 而聽到湯和的話,老朱、朱標卻也不意外。 “湯伯,方才侄兒何時說過,胡惟庸是瞄準皇位才行謀逆之事的。” “嗯?” 湯和眉頭一緊。 “那......” “那他現在都是左丞相了,如果不是想著更進一步,他又何不行大逆不道之舉?” “侄兒方才也已經說過了,為了保命啊!” 朱標眼神一凜,沉聲說道: “如今我大明,雖看起來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可勳貴武將想要更大的榮寵。” “世家大族想再復先前鼎盛。” “至於文臣更是想要前宋文臣那般,能鄙夷武官的超然地位。” “如今大明,雖不至於說是暗流湧動,可各懷鬼胎總是有的吧。” 湯和微微點頭。 朱標所言,不只大明。 任何一個平亂開國的年輕王朝,都會面臨這樣的處境。 “正因為有不少人都暗懷心思,所以胡惟庸在此時起勢,才最合適。” “他想要保命,並非只有坐定天下這一條路。” “他只需將整個天下攪渾。” “他只要想盡辦法,讓我與父皇出現意外即可.....” “太子!” 聽到朱標口出不祥之言。 湯和高聲打斷的同時,連忙將目光看向旁邊的老朱。 可也是接觸到湯和的目光。 老朱渾不在意,微笑一聲後很是平靜道: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